[发明专利]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9519.9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邢小龙;蒲文灏;杨宇;姚海沉;岳晨;何纬峰;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0;B28D7/02;B04C5/08;B04C9/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旋风 分离 钻孔 粉尘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分离管、导流件、排气管、第一过滤网、压力平衡管和排气装置;分离管、导流件、排气管、第一过滤网均设置在壳体内;排气装置包含抽气风机、第二过滤网和排气盒。本发明通过抽气风机抽气,将钻孔处产生的灰尘吸入分离管,带有粉尘颗粒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得到分离,分离出的粉尘进入集尘腔体,从而实现钻孔时的除尘。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可高效收集钻孔时产生的粉尘,改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固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多相流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十分常见,它可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弊端。在钻孔时产生的粉尘会散布在空气中,对工作者的生命健康、运行的工作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
传统的钻孔集尘装置先是紧贴墙面,利用钻孔时产生的气流的转动,将粉尘甩入集尘装置,由于其利用的是粉尘气流的自主流动,没有对气流进行干预,这种方法对粉尘的收集效率较低。过滤除尘的方法是将钻孔处的粉尘吸出,然后经过过滤,再将干净空气排走,这种方法虽除尘效果好,但能耗大、阻力高。而旋风除尘装置相比其它除尘装置具有除尘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弥补了其它除尘装置的缺点。
现有旋风除尘装置也分为轴流式和逆流式两种,轴流式旋风除尘装置由旋风管元件组成,相比于逆流式除尘装置具有压降小,阻力小的优点。单个旋风管对指定粒径的颗粒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本发明在单个旋风管的基础上,将旋风管融入在了钻孔集尘之中,实现了一种高效、低阻的钻孔时的集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分离管、导流件、排气管、第一过滤网、压力平衡管和排气装置;
所述壳体呈扁平空心状,其上设有贯穿其两侧侧壁的钻头管,且钻头管和壳体两侧侧壁密闭相连;
所述钻头管管壁上设有用于和所述分离管相连的粉尘吸入孔,用于供钻头穿过钻头管时以收集钻头钻动时产生的粉尘;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排气孔;
所述分离管、导流件、排气管、第一过滤网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所述分离管、排气管均为直管;所述排气管一端和所述壳体在其排气孔处密闭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分离管的一端;所述分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钻头管在其粉尘吸入孔处密闭相连,且分离管和所述排气管同轴;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分离管远离钻头管一端,将所述壳体内腔体分割为压力平衡腔体和将排气管包含在内的集尘腔体;所述导流件包含导流锥和若干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流锥上的导流叶片,设置在分离管远离钻头管一端的管内、和所述分离管同轴,用于产生旋流,使得空气从排气管排出、粉尘从分离管远离钻头管的一端进入集尘腔体内;
所述排气装置包含抽气风机、第二过滤网和排气盒,其中,所述排气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长方体,且排气盒的侧壁上设有吸气孔;所述排气盒的吸气孔和所述壳体的排气孔密闭相连,用于将从排气管排出的空气导入排气盒内;所述抽气风机的进气口和所述排气盒开口一端密闭相连,出气口和外界联通;
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排气盒内,将排气盒分割为包含吸气孔的第一排气腔体以及和抽气风机进气口相联通的第二排气腔体;
所述压力平衡管一端和所述压力平衡腔体密封联通,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腔体密封联通。
作为本发明一种轴流式旋风分离的钻孔粉尘收集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有用于调节压力平衡管开合度的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