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9832.2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志;陈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颗粒 余热 回收 综合 系数 测量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用于实现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的测量,为固体颗粒余热回收设备的设计提供指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填充固体颗粒的保温腔以及设于所述保温腔中的换热管;所述保温腔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换热管连通且带有温度传感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所述换热腔中设有测温热电偶;所述测温热电偶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矿等固体颗粒余热回收技术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大多数采用环冷机余热回收的方式,先用冷风将热矿冷却,再进入余热锅炉回收余热的方式,但是由于环冷机漏风量较大,余热浪费较大,系统庞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各地都在寻求如何实现固体颗粒的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方法,而利用换热管进行余热回收是当前余热回收的一种重要形式,诸如专利CN201810046197.0、CN201810410527X、CN2017102533095等中均有利用换热管进行余热回收的相关记载,但是上述专利涉及的是如何实现固体颗粒的余热回收,但对于综合换热系数的测定均没有涉及。
综上,现有技术中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对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进行测量装置,为固体颗粒余热回收设备的设计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用于实现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的测量,为固体颗粒余热回收设备的设计提供指导。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综合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填充固体颗粒的保温腔以及设于所述保温腔中的换热管;
所述保温腔的侧部设有与所述换热管连通且带有温度传感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所述换热腔中设有测温热电偶;
所述测温热电偶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热电偶沿着所述换热腔的轴线方向布置多组;
各组热电偶由位于所述换热腔同一横截面内且均匀布置的至少四个热电偶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为螺旋换热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体颗粒进料口和固体颗粒出料口;
所述固体颗粒进料口上设有可启闭的保温顶盖;
所述固体颗粒出料口上设有可启闭的保温卸料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腔底部与所述固体颗粒出料口对接的保温桶;
所述保温桶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颗粒进料口和固体颗粒出料口均呈倒锥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腔的保温内衬上设有与所述保温卸料板适配滑槽;
所述保温腔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开口;
所述保温卸料板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滑槽中将所述固体颗粒出料口封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储料加热斗以及将所述储料加热斗从所述加热装置中取出的取料杆;
所述储料加热斗顶部开口,用于容置固体颗粒;
所述储料加热斗的顶部并排设置至少两个与所述取料杆相配合的挂耳;
所述取料杆上还设有防止取料杆转动的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
- 下一篇:对数字图像中的对象的颜色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