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9949.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成;方心远;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H1/22 | 分类号: | G03H1/22;G02F1/35;G02F1/35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轨道角动量 非线性 全息 装置 | ||
1.一种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红外激光器、线偏振器、分束器I、空间光调制器I、透镜I、孔洞、反射镜、透镜II、分束器II、挡光板、空间光调制器II、透镜III、半波片、透镜IV、偏振分束器、KTP晶体、透镜V、二向色镜和CCD相机;其中,近红外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过线偏振器后,经分束器I分离成光束I与光束II,光束I经过空间光调制器I反射后,依次经过分束器I、透镜I、孔洞、反射镜、透镜II,在偏振分束器处与光束II汇合,所述空间光调制器I上加载有轨道角动量复用全息图,该图是目标图像经设定取样频率点阵取样、用迭代傅里叶算法得到、携带闪耀光栅信息、采用轨道角动量编码的纯相位复用计算全息图;分束器II一侧放置挡光板,光束II经分束器II分离的光束经过空间光调制器II反射后,依次经过分束器II、透镜III、半波片、透镜IV,在偏振分束器处与光束I汇合;汇合光束依次经过KTP晶体、透镜V,由二向色镜分离出基波与二次谐波,最终由CCD相机分别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II上加载有用于解码的螺旋相位图,极坐标下其光场表达式为:Ede=exp(ildeθ),其中lde表示解码拓扑荷,θ表示极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I位于透镜I的前焦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同时位于透镜I的后焦面与透镜II的前焦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II位于透镜III的前焦面处,透镜III与透镜IV之间的距离为两者焦距之和,透镜IV的后焦面与透镜II的后焦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波片位于在透镜III与透镜IV之间,且非透镜III与透镜IV的焦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TP晶体位于透镜II与透镜IV的焦面处,同时位于透镜V的前焦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置于透镜V的后焦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轨道角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内加载有滤模点阵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9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阀门及发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