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及青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9973.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华;何林松;孙永明;李颖;王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C12M1/00;C12M1/107;B01D36/02;B01D36/00;A01F2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燕;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含水量 互补 青贮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后的果蔬废弃物经固液分离得到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固体部分输送到青贮装置,液体部分进入储液池待用;
(2)粉碎后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与步骤(1)中存于储液池待用的液体部分调配混合,得到调配后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所述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和液体部分的质量比为1:8~1:12,调配混合时间为12~24小时;
(3)步骤(2)所得调配后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输送到青贮装置中,与步骤(1)中固体部分混合后进行青贮,调配后的干黄类木质素原料与固体部分的质量比为1:5~2:1,青贮时间为70~10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青贮过程中得到的渗滤液与步骤(1)中的液体部分混合,共同进入到步骤(2)中与粉碎后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调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黄类木质纤维素类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或能源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蔬废弃物的固液分离为两步法固液分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为格栅分离,将粉碎后的果蔬废弃物通过格栅进行初级分离,留于格栅上的为固体部分;第二步将留于格栅上的固体部分再进行精度脱水,得到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蔬废弃物的含水量为85%~9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工艺的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和青贮装置,所述的青贮装置包括青贮池,所述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果蔬废弃物破碎机、脱水装置、固体部分收集装置、储液池、调节池和干黄类木质纤维原料破碎机,果蔬废弃物通过果蔬废弃物破碎机破碎,再经过脱水装置脱水后,脱水后的固体部分经固体垃圾收集装置输送至青贮装置的青贮池内,脱水后的液体部分流入储液池内,干黄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经干黄类木质纤维原料破碎机后转运至调节池内,与储液池中的液体部分混合后得到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转移至青贮池中,与脱水后的固体部分混合和压实后进行青贮,所述的青贮池底部设置有渗滤液收集系统,青贮池侧部设置有抽真空装置,渗滤液收集系统由碎石过滤层、渗滤液收集管、渗滤液防渗层和混凝土底层组成,渗滤液收集管由若干个渗滤液收集支管和主干管组成,各个渗滤液收集支管与主干管连接,所述的渗滤液收集支管上开设若干个小孔,青贮过程中得到的渗滤液经碎石过滤层过滤后,流入渗滤液收集支管内,各个渗滤液收集支管内的渗滤液经主干管收集后将渗滤液运输至储液池中循环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液收集支管设置有5°~10°的坡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干管依次连接真空阀和提升泵,各个渗滤液收集支管内的渗滤液经主干管收集后,通过真空阀和提升泵运输至储液池中循环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含水量互补型的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青贮池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槽,青贮池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槽,聚丙烯膜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设置于青贮池上部,使整个青贮池形成封闭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9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