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036.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缝;吴俊;韩洪征;李冉;施子韬;宋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低压 线性 稳压 电路 | ||
1.一种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包括:比较电路、动态偏置电路、宽输入缓冲级电路、功率管、检测反馈电路、频率补偿电路和片外电容;
输入电压分别连接比较电路、动态偏置电路及功率管;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基准电压及检测反馈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比较电路对比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功率管,保证输出电压稳定;
所述动态偏置电路的输出连接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的偏置输入端,所述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率管;
所述动态偏置电路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动态地调整所述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的电流,实现LDO电路以小的静态电流驱动大的负载;
所述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置于比较电路和功率管之间,驱动功率管栅极连接的电容,发挥隔离的作用;
所述频率补偿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功率管、检测反馈电路;输出电压分别连接所述功率管、片外电容及检测反馈电路;
所述检测反馈电路用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结果反馈到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频率补偿电路用以对LDO电路的频率补偿,保证LDO电路在整个负载范围内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负载从大到小切换时,由于动态偏置电路的存在,所述宽输入缓冲级电路的输出端的摆率大,加快功率管栅极电容的充电,使输出电压更快地达到稳定值,实现瞬态特性增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外电容用以提高LDO电路输出电压的瞬态特性,在环路稳定性上发挥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包括折叠的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放大器包括P型尾电流源、第一P型输入放大管、第二P型输入放大管、第一N型电流源、第二N型电流源、第一共栅级晶体管、第二共栅级晶体管、第一P型电流镜负载及第二P型电流镜负载;
输入电压分别连接所述P型尾电流源的源极、第一P型电流镜负载的源极及第二P型电流镜负载的源极;
所述P型尾电流源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P型输入放大管及第二P型输入放大管的源极;
所述第一P型输入放大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共栅级晶体管的源极、第一N型电流源的漏极;所述第二P型输入放大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二共栅级晶体管的源极、第二N型电流源的漏极;
所述第一P型电流镜负载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P型电流镜负载的栅极、第一P型电流镜负载的漏极、第一共栅级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型电流镜负载的漏极连接第二共栅级晶体管的漏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反馈电路包括第一多晶硅电阻、第二多晶硅电阻;所述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多晶硅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P型输入放大管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一多晶硅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多晶硅电阻的第一端;
通过电阻分压的形式,检测输出电压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值返回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电容和共源共栅电路;所述共源共栅电路包括第一N型电流源、第二N型电流源、第一共栅级晶体管及第二共栅级晶体管;所述共源共栅电路与误差放大器共用;
所述补偿电容一端接LDO电路的输出端Vout,另一端接第二共栅级晶体管的源极,构成基于电流缓冲器的补偿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0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