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277.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庞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春宇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5/20;F24C15/18;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郭海英;花向阳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燃气灶 烧烤 | ||
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属于烧烤用具技术领域。这种烧烤炉包括炉体和集焰罩,炉体的各炉壁采用中空、互相联通的长方形框状结构,集焰罩采用上小下大的罩式结构。集焰罩的上开口与侧炉壁的下开口固定连接,集焰罩的下敞开口与燃气灶的炉盘配合。前炉壁和后炉壁的内板下沿设有出烟口。左侧炉壁与右侧炉壁之间固定连接一个与中空侧炉壁连通的弧形管。该烧烤炉用家庭燃气灶进行加热,中空炉壁用于传递高温烟气,弧形管使高温烟气分布均匀。高温烟气及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厨房抽油烟机排出,整个烧烤过程干净无烟。该烧烤炉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以及无需占用额外空间等优点。另外,该烧烤炉使用燃气加热,经济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属于烧烤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无论人们的饮食文化怎样的日益丰富,烧烤仍然备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烧烤也是朋友聚餐和家庭聚会首选的饮食方式。由于烧烤烤制过程的特殊性,通常人们会选择烧烤店就餐或者露天烧烤,烧烤店就餐价格较高,而露天烧烤通常需要适合的场地。另外,随着人们餐饮观念的改变,回归厨房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传统的烧烤炉需要煤炭加热,生炭的过程时间较长且需要较大的空间,不适合在家庭厨房操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适合家庭厨房用的烧烤炉,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用一顿美味的烧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该烧烤炉通过燃气灶加热,居家即可进行烧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它包括炉体,它还包括集焰罩,所述炉体包含前炉壁、后炉壁、左侧炉壁和右侧炉壁,前炉壁与后炉壁均有直立的外板、内板和连接外板与內板上端的顶板及下端的底板,左侧炉壁与右侧炉壁均有直立的外板、內倾10-15度角的内板和连接外板与內板上端的顶板,各炉壁的外板互相固定连接、内板互相固定连接、顶板及底板固定连接相应的外板与内板构成中空、互相联通的长方形框状结构;所述集焰罩采用一个内封板、两个内倾5-10度角的侧封板和一个直立的外封板固定连接构成上小下大的罩式结构,集焰罩的上开口与侧炉壁的下开口固定连接,集焰罩的下敞开口与燃气灶的炉盘配合;所述前炉壁的内板下沿设有前出烟口,后炉壁的内板下沿设有后出烟口。
所述左侧炉壁与右侧炉壁之间设有与中空侧炉壁连通的弧形管,弧形管
的最高位置低于炉体的顶面20-40mm。
所述炉体采用两个集焰罩时,两个侧炉壁的下开口各固定连接一个集焰罩。
所述炉体采用一个集焰罩时,一个侧炉壁的下开口固定连接一个集焰罩,另一个侧炉壁的下开口封死。
所述内封板采用曲折板或圆弧形板。
所述炉体与集焰罩选用的板材厚度为0.3-0.6mm的不锈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包括炉体和集焰罩,各炉壁的外板互相固定连接、内板互相固定连接、顶板及底板固定连接相应的外板与内板构成中空、互相联通的长方形框状结构。集焰罩采用一个内封板、两个内倾5-10度角的侧封板和一个直立的外封板固定连接构成上小下大的罩式结构,集焰罩的上开口与侧炉壁的下开口固定连接,集焰罩的下敞开口与燃气灶的炉盘配合。前炉壁的内板下沿设有前出烟口,后炉壁的内板下沿设有后出烟口。左侧炉壁与右侧炉壁之间设有与中空侧炉壁连通的弧形管。该烧烤炉用家庭燃气灶进行加热,炉壁通过空心连通设计实现热量传递,弧形管使高温烟气分布均匀。高温烟气及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厨房抽油烟机排出,整个烧烤过程干净无烟。该烧烤炉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以及无需占用额外空间等优点。另外,该烧烤炉使用燃气加热,经济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的立体视图。
图2是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烧烤炉的主剖视图(图3中的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春宇,未经庞春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