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0324.6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4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宇;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7/0045 | 分类号: | G11B7/0045;G11B7/2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波长 分辨 多维 光学 存储 方法 | ||
1.一种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取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并均匀混合;
采用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先后对目标点处辐照,分别将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激发至各自的荧光态;
采用第三光束和第四光束先后对目标点处的环形区域进行辐照,分别使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荧光态转换为非荧光态,且所述环形区域所包围的中央区域表现为两种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的荧光态,所述中央区域为小于衍射极限的区域;
采用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对所述中央区域进行辐照,控制所述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的辐照时间,分别使所述中央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各自的荧光态转换为不同程度的漂白态,并于所述中央区域构成四种荧光混合态;
采用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对除所述中央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辐照,分别使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非荧光态转换为荧光态,用于配合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四种荧光混合态以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光学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与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所发射荧光不同,两者永久漂白的波长不同;
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在进行状态切换时的波长和能量不会对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产生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为两种不同的高斯光束,所述第一光束辐照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转换为荧光态,所述第二光束辐照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转换为荧光态。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束和第四光束为两种不同的拉盖尔高斯光束,所述第三光束辐照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由荧光态转换为非荧光态,所述第四光束辐照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由荧光态转换为非荧光态。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为两种不同的高斯光束,所述第五光束辐照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由荧光态转换为漂白态,所述第六光束辐照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后使其由荧光态转换为漂白态。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荧光混合态中的一种荧光混合态的产生步骤为:
所述第五光束的辐照时间不为0,且所述第六光束的辐照时间为0,于所述中央区域内,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荧光态转换为漂白态,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呈荧光态。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荧光混合态中的一种荧光混合态的产生步骤为:
所述第五光束的辐照时间为0,且所述第六光束的辐照时间不为0,于所述中央区域内,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呈荧光态,所述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荧光态转换为漂白态。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荧光混合态中的一种荧光混合态的产生步骤为:
所述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的辐照时间均不为0,于所述中央区域内,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由各自的荧光态转换为漂白态。
9.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实现波长复用的超分辨多维的光学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荧光混合态中的一种荧光混合态的产生步骤为:
所述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的辐照时间均为0,于所述中央区域内,所述第一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和第二可逆开关荧光蛋白呈各自的荧光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3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