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超耐磨损纳米涂层的压毛刺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493.X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芬;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C23C4/129;C23C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建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耐磨 纳米 涂层 毛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超耐磨损纳米涂层的压毛刺辊,包括外辊体、内辊体和转轴,所述内辊体为中空设置,内辊体设于所述外辊体内周壁,所述转轴插装于所述内辊体,所述外辊体表面设有耐磨纳米涂层。本发明具有耐磨损、抗粗超度下降的纳米涂层复合材料,该种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可提高涂层与基材的结合能力,同时提高了压毛刺辊表面耐磨损、抗粗超度下降的能力,兼具机械载荷及耐高温性能,使用周期由原来的2个月提高到6‑8个月以上,大大长于现有技术中冷轧压毛刺辊的使用周期,有效提高机组作业率以及产品质量,降低备件消耗,为客户降本增效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超耐磨损纳米涂层的压毛刺辊。
背景技术
目前的压毛刺辊(也称为钢辊)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存在转动不够平稳,震动临界点低,震动大,压毛刺辊(也称为钢辊)难以达到高速运转的目的,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压毛刺辊(也称为钢辊)工作环境中不均匀的温度场产生应力,随着辊子的转动,温度场周期发生变化,应力也随之改变,辊面温度较高,疲劳强度下降,由此而引发辊子表面因疲劳而产生龟裂,同时,压毛刺辊(也称为钢辊)在板带酸洗的同时受到机械应力的作用,辊面产生严重磨损,不但影响到板带的质量,也严重影响到压毛刺辊(也称为钢辊)的使用寿命,原始状态的辊的使用寿命为2个月。现行的解决方法是:在辊面堆焊耐磨材料来提高辊面的耐磨性能,或者采用微米材料喷涂耐磨层从而提高辊子的使用寿命,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辊面磨损、龟裂、粗超度下降导致板带打滑等问题,焊层和喷涂微米涂层都容易剥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带有超耐磨损纳米涂层的压毛刺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带有超耐磨损纳米涂层的压毛刺辊,包括辊体(1)和设于所述辊体(1)两端的轴基座(2),所述辊体(1)表面涂覆有纳米保护层,所述辊体(1)包括外辊体(11)、中空的辊体中部(12)和位于所述辊体中部(12)两端的中空辊体端部(13),所述辊体中部(12)和所述辊体端部(13)均设于所述外辊体(11)内部,所述辊体端部(13)的直径大于所述辊体中部(12)的直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有耐磨损防划伤的纳米涂层的冷轧压毛刺辊,具有耐磨损、防划伤、抗冲击的纳米涂层复合材料,该种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可提高涂层与基材的结合能力,同时提高了压毛刺辊表面耐磨损、防划伤的能力,兼具机械载荷及耐冲击性能,使用周期由原来的2个月提高到6-8个月以上,大大长于现有技术中冷轧压毛刺辊的使用周期,有效提高机组作业率以及产品质量,降低检修成本,为客户降本增效提供可靠保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辊体(1)为中空辊体,在外辊体(1)内周壁上开设有两内环槽(101),两所述内环槽(101)之间设有挡块条(102),两内环槽(101)平行设置;所述内辊体(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环槽(201),所述外环槽(201)与所述内环槽(101)之间形成环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所述内环槽(101)的宽度相等,所述内环槽(101)内放置有若干滚柱(13),所述滚柱(13)以所述外辊体(1)的轴心方向排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柱(13)可在环腔中进行滚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辊体(2)与挡环体(202)相抵接,所述挡环体(202)还抵接于滚柱(13)的端部,挡环体(202)的截面为“L”型,挡环体(202)的侧边与内辊体(2)的侧边相互之间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保护层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包括纳米底层、纳米过渡层和纳米陶瓷面层,所述纳米底层、纳米过渡层和纳米陶瓷面层由底层至面层依次喷涂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纳米底层牌号为INF-8235-1,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纳米陶瓷面层牌号为INF-823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构造飞机翼面的盒式结构
- 下一篇:冲压拉伸模具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