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636.7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陆景东;刘晓峰;曾庆龙;黄理东;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张相午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阶梯 平衡 实验 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卡夹、横梁、插销槽、至少两个插销以及挡风板。至少两个卡夹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发动机的散热器上;横梁设置在至少两个卡夹之间;插销槽设置在至少两个卡夹的同一侧,且位于散热器的迎风面一侧;至少两个插销前后相叠地插设在插销槽内,且至少两个插销能够在插销槽内自由水平移动;挡风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至少两个插销上,挡风板能够部分遮挡散热器的迎风面;其中交叉移动至少两个插销,能够调整挡风板遮挡散热器的迎风面的面积。本发明的实验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发动机散热器的迎风面露出的面积,在同一个整车或整机产品上实现多种冷却系统匹配的试验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配套验证开发中,发动机由于配套车型用途、空间布置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为确定各机型最终配套的冷却效果,需要在不同的车型上进行热平衡试验。装配完成后的整车需要重点验证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匹配关系,那便需要开展整车热平衡试验进行验证。若发动机配套的机型多、用途广、大小不一,则不同的整车配套产品均需要进行热平衡试验,资源消耗大,验证效率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其能够通过控制发动机散热器的迎风面露出的面积,在同一个整车或整机产品上实现多种冷却系统匹配的试验验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卡夹、横梁、插销槽、至少两个插销以及挡风板。至少两个卡夹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发动机的散热器上;横梁设置在至少两个卡夹之间;插销槽设置在至少两个卡夹的同一侧,且位于散热器的迎风面一侧;至少两个插销前后相叠地插设在插销槽内,且至少两个插销能够在插销槽内自由水平移动;挡风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至少两个插销上,挡风板能够部分遮挡散热器的迎风面;其中交叉移动至少两个插销,能够调整挡风板遮挡散热器的迎风面的面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卡夹包括前夹以及后夹。前夹具有嵌合部;后夹具有嵌入部,嵌入部插设在嵌合部内,并能够在嵌入部内移动;其中嵌入部在嵌合部内的移动能够控制卡夹的卡合厚度。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横梁的长度能够调整,调整横梁的长度用以控制卡夹之间的间距。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夹的嵌合部上设置有螺孔,其用以通过锁紧螺钉将嵌入部锁固在嵌合部内。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挡风板的宽度小于散热器的迎风面的宽度,挡风板的长度不小于散热器的迎风面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方法,其应用前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实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两个卡夹相隔一定距离地卡设在发动机的散热器的上沿上;调整每个卡夹的前夹和后夹之间的距离使每个卡夹卡紧散热器,并调整横梁的长度以适应两个卡夹之间的距离;将两个插销前后相叠地插入至插销槽内;在每个插销上装上挡风板;以及调整两个插销的位置以控制挡风板遮挡散热器的迎风面的面积,并记录实验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动机阶梯热平衡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实现对散热器迎风面积的控制,在同一个整车/整机产品上实现多种冷却系统匹配的试验验证。同时为散热器不同堵塞程度的发动机热平衡温度,提供试验方法和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实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实验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实验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