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尘运移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1048.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胡平;赵廷宁;王若水;吴海龙;孙永康;李晓霖;陈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G01N15/06;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云云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尘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沙尘运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待检测区域不为河道区域,则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分别对待监测区域进行无人机航测,获得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第一航拍图像以及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第二航拍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相隔设定时段;
分别提取所述第一航拍图像和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并通过将所述第一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与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进行比对,获得所述待监测区域在所述设定时段内的运移及变化规律信息;
其中,所述沙尘监测参数包括所述待监测区域的高程信息;
相应地,通过将所述第一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与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进行比对,获得所述待监测区域在所述设定时段内变化规律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航拍图像和第二航拍图像中待监测区域的高程信息之差;
根据所述高程信息之差,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沙丘体积之差;
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沙丘体积之差,计算所述待监测区域的沙尘变化量;
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第一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与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沙尘监测参数进行比对,获得所述待监测区域在所述设定时段内变化规律信息:
Q=Δν*ρ;
Δν=∫∫h(x,y)ds;
h(x,y)=z1(x,y)-z2(x,y);
其中,Q为所述待监测区域的沙尘变化量,Δν为基于所述第一航拍图像和第二航拍图像计算的沙丘体积之差,ρ为沙尘的密度,ds为拍摄所述第一航拍图像的像元的面积,h(x,y)为同一像元拍摄所述第一航拍图像和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高程信息之差,z1(x,y)为同一像元拍摄所述第一航拍图像的高程信息,z2(x,y)为同一像元拍摄所述第二航拍图像的高程信息;
若所述待监测区域为河道区域;相应地,沙尘运移监测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河道区域的水面宽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在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河道区域的非结冰期时,沿主风向在所述河道区域的水面两岸搭建多梯度非旋转式集沙观测塔,基于所述多梯度非旋转式集沙观测塔测量所述河道区域的入水面沙量;
在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河道区域的结冰期时,在所述河道区域的冰面上沿主风方向布置设定数量的集沙仪,在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分别收集一次所述集沙仪中的集沙样品,并对所述集沙样品进行称重,获取所述河道区域的过河道沙尘量;
若所述河道区域的水面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等到所述河道区域为结冰期时,沿主风向在所述河道区域的水面两岸搭建多梯度非旋转式集沙观测塔,并在所述河道区域的冰面上等间距布置集沙仪,基于所述多梯度非旋转式集沙观测塔测量所述河道区域的入水面沙量,基于所述集沙仪获取所述河道区域的过河道沙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无人机航测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对无人机的起飞点进行定位,并记录所述起飞点的经纬度信息和高程信息;
采用插仟对所述起飞点进行标记,并通过RTK对所述起飞点进行刺点处理和像控点布置处理;
采用无人机沿着主风向分别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沙丘区域的每一条沙带进行航测;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无人机航测与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无人机航测中,针对同一条所述沙带的航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第一航拍图像以及所述第二时刻对应的第二航拍图像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航拍图像与所述第二航拍图像进行比对,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在所述设定时段内的沙丘风蚀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0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