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1541.7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灿;董天林;彭伟;颉伟;郭小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0;E02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量 有机质 污泥 多功能 复合 真空 预压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场地表层(14)铺设一层编织布(1)、一层土工格栅(2);
2)在编织布(1)、土工格栅(2)上开孔(5),加入氧化钙,将按污泥干重计10%-30%份量的氧化钙用轻型搅拌机械与污泥搅拌混合;
3)在土工格栅(2)上铺设一层土工布(3)土工织物垫层;
4)在土工布上铺设泡沫板增加承载力,作为人员及材料进出通道;
5)通过药剂添加孔(5)添加芬顿药剂;
6)通过药剂添加孔(5)添加花生壳;
7)打设塑料排水板,采用轻型插板机施工或采用人工插板;
8)增压管埋设,深度同防淤堵型整体板(4),采用套管法或水冲法埋入;顶部与φ10水平压力管(8)连接,外接空压机(7);
9)布设排水管网,通过蝶形接头(10)与临近的双排防淤堵型整体板(4)连接,排水管网之间通过变径三通(17)或变径四通(18)密封连接;排水管网最终出水口与真空射流泵(16)连接;
10)密封系统施工,竖向密封系统采用开挖密封沟(11),以充分利用市政污泥的黏性和密封性;密封沟采用小型挖机开挖,土体软弱处采用人工开挖进行辅助;
11)水平密封系统采用双层聚氯乙烯真空密封膜(12),分层铺设覆盖整个真空预压区块,双层密封膜(12)分层压入密封沟(11),压入深度≮800mm,压入后采用原土回填,桩顶采用桩帽填泥袋及掺膨润土淤泥封堵;
12)在抽真空达到稳定满载后,在加固区域四周密封沟(11)及聚氯乙烯密封膜(12)面上进行表面覆水(13)防护,填筑一圈包围加固场地的覆水围堰(15),在围堰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抬高围堰内水位,以提高对土体的压力,缩短真空预压固结时间;
13)在密封系统完成施工后,即可布设真空射流泵;
14)试抽真空,稳定后膜上覆水(13);
15)开启增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编织布采用280g/m2的BBT PP60-42/3.8编织布,土工格栅采用TGSG20-20型土工格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土工布采用200g/m2的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土工织物铺设范围应覆盖整个加固区域,且每边超出3-5m,加固区域按每个处理区2-4万m2进行分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芬顿药剂添加前应进行现场中试试验来确定芬顿试剂中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的配比和掺量;H2O2/Fe2+比例3/1-5/1、Fe2+投加量25-50mg/g污泥干重,施工时先将硫酸亚铁按1:1配置成溶液,通过轻型注浆搅拌机械与市政污泥充分搅拌,之后再将液态双氧水通过轻型注浆搅拌机械加入市政污泥中充分搅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7)中塑料排水板采用防淤堵型整体板(4),排水板间距为500-700mm,按正方形或正三角形布置,排水板深度进入市政污泥下原始土层中500mm及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8)中增压管(6)采用φ50钢丝增强软管,管体设花眼,外以土工布包裹,布设间距为500-1400mm,正方形布置于排水板孔位中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量、高有机质污泥多功能复合式真空预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排水管网采用φ50钢丝增强软管(9)管体不打滤眼,布管间距1000-1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5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