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膨胀土膨胀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1631.6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红;魏迎奇;王子文;肖建章;严俊;吴帅峰;孙黎明;谢定松;宋建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膨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膨胀土膨胀性的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技术对膨胀土进行处理,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株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脲酶,可将尿素分解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由于细胞壁的特殊结构,细胞壁表面带负电荷,当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时,钙离子会被细胞吸附,从而以细胞为晶核,在微生物菌种周围形成具有胶凝作用的碳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附着在膨胀土表面,随着微生物代谢反应的进行,碳酸钙结晶增多,并逐渐胶结在一起,从而抑制膨胀土膨胀性的发展,具有能耗小、种类多、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胀土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降低膨胀土膨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膨胀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在我国20多个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其2μm以下的黏土性矿物在粒度组成中占30%以上,且主要组成为高岭石和伊利石,具有强亲水性。膨胀土具有强膨胀性、收缩性与裂隙性,雨季被雨水侵蚀后由坚硬或硬塑状态转变为流塑状态,其杂乱分布的裂隙及反复胀缩变形对工程建设有很大危害,极难防治,我国因膨胀土地基而损害的建筑面积高达1.0×107m2。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膨胀性粘土改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为保证膨胀土地基稳定与强度,通常要进行改良处理,改良方法主要为置换法、强夯法、化学改性等三种。置换法能彻底根治膨胀性,但对大面积分布的膨胀土地区并不适用,置换后会产生大量废土,大幅提高成本,也严重破坏环境;强夯法能降低地基土体的压缩性,但击实后膨胀土的胀缩性并没有消除,应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弱膨胀性土;化学改性膨胀土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低膨胀土膨胀性的方法,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技术对膨胀土进行处理,具有能耗小、种类多、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膨胀土膨胀性的方法,采用产脲酶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形成具有胶凝作用的碳酸钙结晶,再通过碳酸钙结晶对膨胀土进行胶结固化。
可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菌液制备,将产脲酶的微生物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中,在温控25~35℃,120~220r/min的振荡下,培养至菌液脲酶活性大于0.5mS/cm/min,得菌液;
诱导膨胀土胶结固化,将菌液、营养盐、膨胀土原样和水进行混合均匀,养护2~12h,得到固化膨胀土。
可选的,所述产脲酶的微生物为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株。
可选的,所述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株为化能异养菌,购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GMCC编号1.3687。
可选的,所述营养盐浓度为0.5~2.5mol/L,包括二水氯化钙和尿素。
可选的,所述诱导膨胀土胶结固化中,混合后的膨胀土的含水率为5~15%。
可选的,所述将菌液、营养盐、膨胀土原样和水进行混合均匀采用拌合法、浸泡法或两者的结合。
可选的,所述诱导膨胀土胶结固化中,膨胀土原样的质量是营养盐质量的20~50倍。
可选的,所述无菌培养基的pH为9.0,且包括如下浓度成分20.0g/L酵母粉,10.0g/L硫酸铵,1.0mL/L氯化镍。
可选的,所述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株细胞呈杆状,长度2~3μm,革兰氏阳性,芽孢圆形,直径0.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