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和包括该连杆的提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1676.3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帕特里斯·普日塔尔斯基;巴普蒂斯特·比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陶比尔里昂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36 | 分类号: | D03C3/36;D03C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卜劲鸿 |
地址: | 法国罗讷省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包括 提花 机构 | ||
一种位于支撑动钩的叶片(124)与提花机构(2)的驱动杆(74)之间的连杆(20),该连杆包括主体(22),该主体(22)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支承轴(30)的贯通壳体(222,224),支承轴(30)可以绕贯通壳体的中心轴线(B222,B224)相对枢转。连杆的主体(22)在贯通壳体(222,224)的第一轴向端(222C,224C)上支承第一密封垫圈(24),在贯通壳体的第二轴向端(222D,224D)上支承第二密封垫圈(2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叶片与属于提花机构的驱动杆之间的连杆。
本发明的领域是使得可以在提花织机上形成梭口的运动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例如CN-B-105113085的专利,在提花机构中使用连杆。
在提花机构中,使用一种机构来将输入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与两个系列的叶片(也称为刀具)相对的交替平移运动,这两个系列的叶片支撑与提花线束相连的钩。当一个叶片处于较高位置时,与其相邻的两个叶片处于较低位置。这些叶片确保成排放置的钩的垂直运动,这些钩能够通过例如包括电磁的选择装置固定。两个相邻叶片的钩通过绳索成对连接,滑轮系统使运动能够从每对钩传递到经纱穿过的综线。这使得可以在织机上形成梭口以使纬纱通过。钩、绳索和相关的滑轮可以是例如从EP-A-1,413,657已知的提花模块的一部分。
在提花机构中,运动转换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驱动杆(也称为斜杆),它们以相位相反的方向交替运动而被驱动,这些斜杆中的每一个均与在其交替垂直运动中被提花机构的固定框架导引的一系列叶片相连。一系列叶片中的叶片通过连杆连接到驱动杆。在实践中,例如,如CN-Y-201268758中所示,两个驱动杆位于提花机构的每一侧,连杆位于每个叶片的每个纵向端,以将该叶片从通过相同的运动驱动的两个驱动杆悬挂下来。连杆通过相对于每个驱动杆平行于叶片的纵向方向的枢转联接铰接。
由于驱动杆的有限的交替旋转运动,连杆和这些驱动杆中的每个杆之间的枢转联接被推压到减小的角度范围上。为了避免加热而导致损坏这些部件,已知使用复杂的几何形状和高质量的材料(例如铝)。这种构造是昂贵的。在其他情况下,有必要在枢转联接上定期润滑铰接装置,这需要进行维护操作,要求停止织机以及进行人工作业。就生产时间和人员成本而言,这种方法是昂贵的。
文献CN-A-1042141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连杆,该连杆包括两个套筒,每个套筒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垫圈的环形凹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提出一种具有简单且成本有效的构造的新型连杆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连杆/驱动杆的铰接装置的维护被减少甚至消除。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支撑动钩的叶片和提花机构的驱动杆之间的连杆,该连杆包括主体,该主体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支承轴的贯通壳体,该支承轴可以围绕贯通壳体的中心轴线枢转,而贯通壳体沿着其中心轴线在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之间延伸。根据本发明,连杆的主体在贯通壳体的第一轴向端处支承第一密封垫圈,在贯通壳体的第二轴向端上支承第二密封垫圈。
由于本发明,当支承轴在贯通壳体中在连杆和支承轴之间的界面处就位时,设置在贯通壳体的两个轴向端处的两个密封垫圈允许紧密地闭合在连杆的主体和支承轴之间限定的空间,这两个密封垫圈将润滑剂保持就位。因此,无需进行定期维护即可实现有效且持久的润滑。此外,两个垫圈防止外部污染在支承轴周围渗透到贯通壳体内,从而降低了润滑剂污染的风险和铰接装置的组成部分的磨损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可选的方面,这种连杆可以结合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以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考虑:
-连杆的主体由聚合物材料、优选地热塑性材料制成。
-每个密封垫圈都二次成型在连杆的主体上,或与连杆的主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陶比尔里昂公司,未经史陶比尔里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