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1917.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倪蕴之;朱永乐;杨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1/02;H05K3/40;H05K3/42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张文婷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绕线 连接 印制 电路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在印制电路板的金属化孔工序之前,利用锣沉铜槽的加工方式,在印制电路板的板边位置加工出需要用于绕线的接线柱的柱体;在后续孔金属化加工中,使接线柱的柱体的绝缘基材上沉积上可导电的铜层;在图形电镀工序后,增加锣半孔工艺,用机械方式分割和去除与接线柱相连的板边缘铜层,使接线柱上四周铜层完整,而与其他部分无金属体相连,从而获得独立于板边的立体接线柱。本发明通过在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同时在板边制作出独立的接线柱,可将细的漆包线直接缠绕在接线柱上,不需焊接,就能使电感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实现可靠连接,消除由于焊接产生应力拉断漆包线造成连接异常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印制电路板,需要装配的电子元器件类型很多,有一类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电感器元件,其绕组线圈的漆包线线径很细,只有Φ0.08mm。其线圈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一直是困扰SMT制程的难题。由于漆包线很细,几乎不能受力牵扯,一扯就断。之前将漆包线线头插入印制电路板的金属化孔内,进行焊接连接。这种操作有二个问题:1、由于要连接的漆包线很细,没有机械强度,很软,很难插入的金属化孔内,操作十分困难;2、线头与金属化孔的连接,要用焊锡焊接。焊锡冷却凝固后,与漆包线的连接点产生应力,拉扯漆包线,很容易使连接点的漆包线断裂,致使产生连接不良,返工返修品很多,且具有品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将细的漆包线直接缠绕在接线柱上,不需焊接,就能使电感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实现可靠连接,消除由于焊接产生应力拉断漆包线造成连接异常的风险。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在印制电路板的金属化孔工序之前,利用锣沉铜槽的加工方式,在印制电路板的板边位置加工出需要用于绕线的接线柱的柱体;在后续孔金属化加工中,使接线柱的柱体的绝缘基材上沉积上可导电的铜层;在图形电镀工序后,增加锣半孔工艺,用机械方式分割和去除与接线柱相连的板边缘铜层,使接线柱上四周铜层完整,而与其他部分无金属体相连,从而获得独立于板边的立体接线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通过电镀的方式,将所述接线柱的柱体上的铜层厚度加厚到30μm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制电路板为双面印制电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制电路板为多层印制电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汽车用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制作方法,通过在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同时在板边制作出独立的接线柱,可将细的漆包线直接缠绕在接线柱上,不需焊接,就能使电感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实现可靠连接,消除由于焊接产生应力拉断漆包线造成连接异常的风险,同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制作步骤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裸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印制电路板安装电感元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绝缘基材; 2——线路图形;
3——绕线柱; 4——电感器;
5——电感绕线组; 31——绕线柱基材;
32——导电铜层; 10——印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两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以双面绕线连接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为例说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