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2714.7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云;毕成;周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31/112 | 分类号: | B24B31/112;B24B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模具 表面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器皿、模具夹具、磁场发生器、磁流变抛光液和驱动机构,器皿内设有放置腔且开口朝上,模具夹具位于放置腔正上方,磁流变抛光液位于放置腔内,磁场发生器固定于器皿下方的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带动磁场发生器沿水平方向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带抛光模具通过模具夹具夹持固定,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磁场发生器沿水平方向移动,不断改变磁场发生器上方磁流变抛光液的形态,使磁流变抛光液转为固态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采用上述结构的抛光装置,磁流变抛光液由于在未受磁场影响时为液态形式,可以覆盖到模具表面的每个角落,再受到磁场影响后转为固态的磁束刷,对模具表面进行不留死角的精细化抛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模具的表面制造越来越复杂,而对模具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传统的抛光工艺无法对一些细小的曲面进行有效的抛光,从而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出产品的质量,因此急需在模具表面抛光精细度上做出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模具表面抛光精度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器皿、模具夹具、磁场发生器、磁流变抛光液和驱动机构,所述器皿内设有放置腔且开口朝上,所述模具夹具位于放置腔正上方,所述磁流变抛光液位于放置腔内,所述磁场发生器固定于器皿下方的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带动磁场发生器沿水平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器和自转驱动器,所述水平驱动器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自转驱动器固定在水平驱动器上,所述磁场发生器由自转驱动器驱动沿竖直轴线旋转,通过水平驱动器和自传驱动器,使磁化后的磁流变抛光液能在多角度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处理效果更好,不留死角。
优选的,所述磁流变抛光液由磁流变液、抛光颗粒和抛光针组成,通过磁流变液受磁场作用转为固态形式将抛光颗粒和抛光针混合在其中,更好的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达到较佳的抛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磁场发生器有至少两排,相邻的磁场发生器间隔且平行设置,每排磁场发生器朝向器皿的磁极均相同,磁场发生器旋转后形成间隔不断的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在间隔间隙也让磁流变液转为液态更好的适配模具表面的形态变化。
可选的,所述磁场发生器包括至少两组,且相邻的磁场发生器之间留有间隔,每组磁场发生器朝向器皿的磁极均相同,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抛光效果的磁场发生器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器皿内设置开口向上的放置腔,用来盛放磁流变抛光液,带抛光模具通过模具夹具夹持固定,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磁场发生器沿水平方向移动,不断改变磁场发生器上方磁流变抛光液的形态,使磁流变抛光液转为固态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采用上述结构的抛光装置,磁流变抛光液由于在未受磁场影响时为液态形式,可以覆盖到模具表面的每个角落,再受到磁场影响后转为固态的磁束刷,对模具表面进行不留死角的精细化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的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杂模具表面抛光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花黄精与栝楼的立体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扇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