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2922.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阳争荣;谢祥明;金永就;林建伟;王应龙;胡江涛;郑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回填 喷射 回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包括钢拱架上设置有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其中,横档设置有三块,强力电磁铁设置有六块,所述横档与强力电磁铁相连接,且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协同作用组成封闭腔;本发明中,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组合结构的增设,并通过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的协同作用,形成一密闭腔,从而在具体施工时,将喷射出来的砼混合料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喷射回弹料自动收集在封闭的环境内,将砼拌合料在封闭的环境内喷射成型,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洞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隧洞工程在各类基建工程中属于常见的工程类顶目,而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钢拱架+钢筋网片+锚杆+喷射砼联合支护方式是一种常见的支护方式,已在各类隧洞工程中广泛应用。
喷射砼作为隧洞施工的一种支护工艺,是新奥法三大要素之一,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掺有速凝剂的砼拌和料与水汇合成浆状,喷射到岩壁上并迅速凝结而成的细石混凝土,具有支撑围岩、填平补强围岩、覆盖围岩、阻止围岩松动和分配外力等作用。在现场实际施工中,压缩空气将砼拌合料和水的混合体以一定距离和角度以一定速度喷向围岩时,部分混合体遇围岩发生回弹,砼拌合料散落在隧洞内,不但造成浪费,且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清理,加剧了喷射砼的施工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回填喷射砼的回弹率的装置,包括有钢拱架,其由楔形块拱架和标准块拱架组成,楔形块拱架和标准块拱架两两之间通过拱架分块螺栓进行连接,所述钢拱架对隧洞围岩起支护作用,所述钢拱架上设置有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其中,横档设置有三块,强力电磁铁设置有六块,所述横档与强力电磁铁相连接,且PVC耐力板、横档和强力电磁铁协同作用组成封闭腔;
所述强力电磁铁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电磁铁弧面凹槽和电磁铁弧面,且强力电磁铁的两侧边开设有三角凹槽;
所述强力电磁铁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号移动杆,所述一号移动杆活动插接在把手中部上开设的一号移动孔内,且一号移动杆的上端延伸到支撑箱内,所述支撑箱活动插接在强力电磁铁上开设的二号安装槽内,所述一号移动杆上固定套设有限位球,且限位球活动设置在限位槽件内,所述限位槽件开设在固定橡胶板上,固定橡胶板连接在支撑箱内,所述限位槽件的侧壁开设有二号移动孔,且二号移动孔内活动插接有二号移动杆,所述二号移动杆活动插接在支撑箱的侧壁上,且二号移动杆上缠绕设置有一号支撑弹簧,一号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二号移动杆的侧壁上和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强力电磁铁上开设有与二号移动杆相匹配的三号移动孔,且强力电磁铁上开设有与三号移动孔相连通的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内活动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二号移动杆相匹配的一号锁定槽,所述固定柱位于一号安装槽外的一端与把手相连接;
所述限位槽件包括一号矩形孔、圆形孔、二号矩形孔和圆形槽,所述一号矩形孔、圆形孔、二号矩形孔和圆形槽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且一号矩形孔、圆形孔、二号矩形孔和圆形槽均开设在固定橡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移动杆位于限位槽件内的一端设置有一号防卡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移动杆位于限位槽件外的一端连接有二号防卡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