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科临床医疗心肺复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3212.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强;赵同贞;杜海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H31/00;A61M16/00;A61M1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临床 医疗 复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临床医疗心肺复苏器,涉及心肺复苏器技术领域,包括凹字型支撑架,所述凹字型支撑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凹字型支撑板,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和按压机构,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呼吸辅助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和所述呼吸辅助机构均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发明,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具备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依靠机器来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而且每次按压结束时,呼吸面罩内方可开始进气,以便病人进行吸气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心肺复苏机往往体积较大,在操作时操作麻烦,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肺复苏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临床医疗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生在对急诊的病人进行治疗时,往往会用到各种心肺复苏机。但传统的心肺复苏机往往体积较大,在操作时操作麻烦,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临床医疗心肺复苏器,具备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依靠机器来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而且每次按压结束时,呼吸面罩内方可开始进气,以便病人进行吸气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心肺复苏机往往体积较大,在操作时操作麻烦,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临床医疗心肺复苏器,包括凹字型支撑架,所述凹字型支撑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凹字型支撑板,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和按压机构,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呼吸辅助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和所述呼吸辅助机构均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
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块和抵压臂,所述按压块沿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上下限位滑动,所述抵压臂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与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铰接,所述抵压臂的外表面铰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按压块铰接,所述抵压臂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下端的端部与所述抵压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呼吸辅助机构包括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字型支撑板的左侧,所述进气箱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软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软管的管臂均固定连通有单向阀,所述出气软管远离所述进气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呼吸面罩,所述进气箱的内壁左右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贯穿于所述进气箱和所述凹字型支撑板并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压板,所述压缩弹簧两端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凹字型支撑板和所述抵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抵压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所述凸轮的外侧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凹字型支撑架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凹字型支撑板、电机、凸轮、按压块、抵压臂、连接臂和拉伸弹簧,使得按压块沿凹字型支撑板的内侧面往复上下移动,以此对病人做胸外心肺复苏功能。
二、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进气箱、进气管、出气软管、单向阀、呼吸面罩、活塞、连接杆、压缩弹簧和抵压板,由凸轮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使得每当运动至图3所示状态时,随着凸轮继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此时按压块将开始向上移动,而活塞则开始向左移动,从而配合每次按压结束时,呼吸面罩内方可开始进气,以便病人进行吸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凹字型支撑板、按压块和进气箱剖视后结构第一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电机和凸轮结构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强,未经吴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