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3415.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钱承山;杜昕鹏;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8B17/00;G08B21/16;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智能 门锁 警示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显示模块、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存储模块、GPRS模块、远程监测终端、指纹识别模块、数字键盘模块、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电源、报警器和电磁阀,所述显示模块、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存储模块、GPRS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数字键盘模块、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电源、报警器和电磁阀均和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远程监测终端和GPRS模块连接来将微处理器的信息通过GPRS模块传递至远程监测终端,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室内和人体手指的温室度,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数字键盘模块均用于用户开锁,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是否正常,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信息以及用户的操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均为DHT11,所述气体传感器的数量为二,两个气体传感器的的型号分别为CH4-SENSOR和CO2-SENSO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盘模块采用电容式数字键盘,型号为CP2532,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型号为MBF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STM32F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型号为LCD12864,所述GPRS的型号为SIM900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和微处理器之间设有继电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门锁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路结构包括微处理器U1,指纹识别模块U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U3,第二温湿度传感器U4,型号为CH4-SENSOR的气体传感器U5,所述数字键盘模块U6,型号为CO2-SENSOR的气体传感器U7,GPRS模块U8,显示模块U9,还包括报警器FMQ、电阻R1-R4、电容C1-C12、振荡器Y1、电源V1、三极管Q1和变阻器RP1,所述U1的引脚2-13分别连接U6的引脚1-12,所述U1的引脚15和引脚16分别连接U7的赢家2和引脚3,所述U1的引脚18连接分别连接C5的一端和V1的正极,所述V1的负极和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U1的引脚18还接电源VCC,所述U1的引脚19分别连接Y1的一端、C4的一端、R2的一端,所述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U1的引脚23和C3的一端,所述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2的另一端、Y1的另一端和U1的引脚20,所述U1的引脚24连接C1的一端、C2的一端和R1的一端,所述R1的另一端接VCC,所述C1的另一端和C2的另一端均接U1的引脚25,所述U1的引脚25还接地,所述U1的引脚69和引脚70分别连接U8额引脚9和引脚10,所述U1的引脚28连接U3的引脚2,所述U1的引脚37连接U4的引脚2,所述U1的引脚50和引脚51分别连接U5的引脚2和引脚3,所述U1的引脚53-57分别连接U2的引脚1-5,所述U1的引脚61-62分别连接U9的引脚4-6,所述U1的引脚65连接R4的一端,所述R4的另一端连接Q1的基极b,所述Q1的发射极e连接FMQ的引脚2,所述FMQ的引脚1接VCC,所述Q1的集电极c接地;
所述U7的引脚8分别接地和C6的一端,所述U7的引脚9分别接VCC和C6的另一端;所述U8的引脚61-65、引脚53-59、引脚45-46和引脚39均分别接地、C8的一端、C9的一端、C10的一端、C11的一端、C12的一端和VCC,所述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9的另一端、C10的另一端和C11的另一端,所述C1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U9的引脚2分别接VCC和RP1的一端,RP1的另一端接地,RP1的变阻端接U9引脚3,所述U9的引脚16分别连接C7的一端,R3的一端,所述C7的另一端接VCC,所述R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U3的引脚1和U4的引脚1均接VCC,所述U3的引脚4,U4的引脚4,U5的引脚1和引脚4,U8的引脚17、引脚18和引脚29,U9的引脚1和引脚18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4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门窗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横向变宽与纵坡变化的钢梁顶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