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3710.0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波;姚金成;王海峰;刘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0292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燃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分离燃尽风燃烧器进行重新优化设计;2)对于一次风量、二次风量进行重新合理分配;3)通过运行调整试验,优化一二次风率,降低一次风率,只满足煤粉的干燥特性和负荷特性,增加二次风率;4)减小端部风、油枪风中间风喷口的面积,增加两层贴壁分喷口,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5)对二次风风门挡板进行改造,提高各层二次挡板调节灵敏度,实现二次风门精准配风,以此获得更好的低氮燃烧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在锅炉中的生成,节省脱硝液氨的消耗,有利于防止除尘器布袋硫酸氢氨板结,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助于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燃烧器喷口的一次风率超过50%,同时主燃烧器区二次风喷口设计偏大,燃烬风量设计偏小,氮氧化物生成多,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同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有酸雨和较高的地面臭氧浓度,也参与形成空气中的飘尘。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仅中国遭受酸雨污染的农阳己经达到4000万亩,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在15亿元以上。如何有效降低煤粉锅炉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成为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分离燃尽风燃烧器进行重新优化设计,采用水平浓淡中间带稳燃钝体的燃烧器,更换二次风喷口,减小端部风、油枪风中间风喷口的面积,采用节点功能区技术,增加两层贴壁分喷口,对燃烬风连接风道进行优化改造,提高燃烬风量,新型燃烧器一次风携带的煤粉通过燃烧器的中间钝体后,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使得煤粉更易着火;依靠一次风自然弯管的离心力作用,实现煤粉的浓淡分离和向火侧浓,背火侧淡的分布,向火侧是高煤粉浓度、高温、低氧浓度,背火侧低煤粉浓度、低温、低氧浓度,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并扩宽煤粉火焰变化的负荷范围;
2)对于一次风量、二次风量进行重新合理分配,调整主燃烧器区一二次风喷口面积,使一次风速满足入炉煤种的燃烧特性要求,减小主燃烧器区的二次风量,提高燃烬风的风量,形成纵向空气分级;
3)通过运行调整试验,优化一二次风率,降低一次风率,只满足煤粉的干燥特性和负荷特性,增加二次风率;
4)减小端部风、油枪风中间风喷口的面积,增加两层贴壁分喷口,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5)对二次风风门挡板进行改造,提高各层二次挡板调节灵敏度,实现二次风门精准配风,以此获得更好的低氮燃烧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在锅炉中的生成,节省脱硝液氨的消耗,有利于防止除尘器布袋硫酸氢氨板结,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助于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分离燃尽风燃烧器进行重新优化设计,采用水平浓淡中间带稳燃钝体的燃烧器,更换二次风喷口,减小端部风、油枪风中间风喷口的面积,采用节点功能区技术,增加两层贴壁分喷口,对燃烬风连接风道进行优化改造,提高燃烬风量,新型燃烧器一次风携带的煤粉通过燃烧器的中间钝体后,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使得煤粉更易着火;依靠一次风自然弯管的离心力作用,实现煤粉的浓淡分离和向火侧浓,背火侧淡的分布,向火侧是高煤粉浓度、高温、低氧浓度,背火侧低煤粉浓度、低温、低氧浓度,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并扩宽煤粉火焰变化的负荷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