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速机试验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3945.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祖永亮;刘国刚;原诚寅;岳凤来;郑广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G01M1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邓树山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速 试验 复合 加载 装置 试验台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减速机试验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复合加载装置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加载框架;安装在加载框架内的加载方座;包括加载轴套、2个加载轴承和轴承锁紧螺母的加载轴承组件,加载轴承组件安装在加载方座的内部空间,加载轴套的第一端部设有用于与被试减速机的输出加载轴连接的花键结构,所述加载轴套的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扭矩加载单元连接的万向联轴节;包括径向力加载压板、径向力加载压头、径向力传感器和多个径向力加载螺钉的径向力加载单元;包括轴向力加载压板、轴向力加载压头、轴向力传感器和多个轴向力加载螺钉的轴向力加载单元。本发明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可以在减速机承受扭矩运转的工况下独立施加径向力和轴向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速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减速机试验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
背景技术
精密减速机如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除承受扭矩外,还可能承受垂直于轴线的径向负载和平行轴线的轴向负载。因此,在减速机的研发和性能测试过程中,不仅需要测试减速机在承受扭矩的连续旋转工况,还需要模拟减速机在承受轴向负载和径向负载时的工况以检测减速机在这样的负载下的工作状态变化,如传动精度的变化。
目前,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测试过程通常仅加载扭矩进行测试,不能模拟减速机承受的径向负载和轴向负载。例如,申请号为 201210225611.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减速机试验台,该试验台的加载单元单纯加载扭矩,不能实现径向负载和轴向负载加载。
另外,目前还出现了通过在减速机的输出端悬挂质量块的方式来模拟径向负载的方案。但是,这样的方案仅加载径向负载,不能加载轴向负载,并且通过调整质量块的质量调整力的大小,不能实现无级调整,调整不方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用于减速机试验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本发明的复合加载装置和试验台可以模拟减速机所承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负载,并且两个方向上的加载的调节方便、灵活,特别适用于精密减速机如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的测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减速机试验的复合加载装置,其中,所述复合加载装置包括:
加载框架,所述加载框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加载框架固定到试验台的安装孔;
加载方座,所述加载方座安装在所述加载框架内,所述加载方座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围绕形成内部空间;
加载轴承组件,所述加载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加载轴承组件包括加载轴套、2个加载轴承和轴承锁紧螺母,2个所述加载轴承套置在所述加载轴套上并经所述轴承锁紧螺母固定到所述加载方座上,所述加载轴套的第一端部设有用于与被试减速机的输出加载轴连接的花键结构,所述加载轴套的第二端部设有用于与扭矩加载单元连接的万向联轴节;
径向力加载单元,所述径向力加载单元包括径向力加载压板、径向力加载压头、径向力传感器和多个径向力加载螺钉,所述径向力加载压板经由多个所述径向力加载螺钉安装到所述加载框架上,所述径向力加载压板垂直于所述加载轴套的轴线向内依次压迫所述径向力加载压头和所述径向力传感器,所述径向力传感器与所述加载方座的侧面抵触;
轴向力加载单元,所述轴向力加载单元包括轴向力加载压板、轴向力加载压头、轴向力传感器和多个轴向力加载螺钉,所述轴向力加载压板经由多个所述轴向力加载螺钉安装到所述加载框架上,所述轴向力加载压板沿所述加载轴套的轴线依次压迫所述轴向力加载压头和所述轴向力传感器,使得所述轴向力传感器从设有所述万向联轴节的一端压迫所述加载方座。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加载轴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多层陶瓷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