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涤纶布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4096.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史胜平;戴林娣;查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盈亿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20;D06M11/00;D06M13/00;D06M15/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3131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涤纶布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涤纶布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布准备,检查坯布的质量,将坯布翻面查验,然后将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坯布进行区分,步骤2:形状设计,将合格的坯布裁剪成符合加工需要的规格,步骤3:冷水漂洗,将坯布放置到冷水当中进行进行清洗,步骤4:染色,将清洗完成的坯布放置到染缸当中进行染色工作,步骤5:烘干,将染色完成的坯布进行烘干工作,步骤6:烫洗,在清洗池当中注入热水和抗菌剂,接着对清洗池进行搅拌,最后将染色完成的坯布放置到清洗池当中,步骤7:二次烘干,对烫洗完成的坯布进行烘干工作。本发现可以将银离子类抗菌剂均匀分布在坯布的外部和内部,从而产生的良好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涤纶布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涤纶布也可以作为服装生产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所以产生的细菌也越来越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有少部分加工厂在加工服装之前,会对面料坯布添加有机抗菌剂,以此起到抗菌的作用,但目前有机抗菌剂的安全性尚在研究中,一般来说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些,且大多依附在面料布匹表面,容易水解,抗菌有效期短。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涤纶布加工工艺,具备抗菌等优点,解决了衣物滋生较多细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抗菌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涤纶布加工工艺,包括冷水、热水、染色剂、银离子类抗菌剂,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冷水400-420份;热水400-420份;染色剂60-80份;银离子类抗菌剂40-60份、消毒剂40-6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布准备,检查坯布的质量,将坯布翻面查验,然后将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坯布进行区分。
步骤2:形状设计,将合格的坯布裁剪成符合加工需要的规格。
步骤3:冷水漂洗,将坯布放置到冷水当中进行进行清洗。
步骤4:染色,将清洗完成的坯布放置到染缸当中进行染色工作。
步骤5:烘干,将染色完成的坯布进行烘干工作。
步骤6:烫洗,在清洗池当中注入热水和抗菌剂,接着对清洗池进行搅拌,最后将染色完成的坯布放置到清洗池当中。
步骤7:二次烘干,对烫洗完成的坯布进行烘干工作。
步骤8:抗菌剂印染,将粉末状抗菌剂以印染的方式,附着在坯布的外表面。
步骤9:定型,采用定型机对烘干后的坯布进行定型。
步骤10:打卷,采用打卷机将加工成型的坯布进行打卷。
步骤11:包装,采用包装机将打卷完成的坯布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分批是根据坯布的长度、幅度、重量、密度和强度等,以此区分坯布的好坏,并加以分批放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形状设计是使用裁剪工具将坯布进行裁剪,以此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冷水漂洗是在清洗池当中,注入冷水,接着添加消毒剂,通过搅拌的方式使冷水与消毒剂充分的融合,接着将坯布放入其中即可,达到对坯布的消毒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盈亿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盈亿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