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的精馏吸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4128.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霄;黄江;赵正龙;张峰;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B01D53/14;B01D53/00;B01D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精馏 吸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精馏吸收系统,包括高效旋转精馏床、预热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尾气冷凝器、缓冲罐、尾气吸收罐、进料泵、回流泵、氨氮废水储罐、水储罐和氨水储罐。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用高效旋转精馏床代替传统精馏塔对氨氮废水进行精馏提纯,并对尾气进行冷凝吸收,整套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体积小、高度低、占地面积少,处理后的氨氮废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能耗低,方便管理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及超重力精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精馏吸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氨氮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类常见的工业废水,可以通过物化法和生化法等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CN102060406A公开了一种物化法处理氨氮废水,通过填料塔吹脱吸收工艺降低废氨水中氨氮含量。CN203602435U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工艺,通过精馏塔进行脱氨冷凝回收。
上述对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中,仍然都是采用精馏塔对氨氮废水进行精馏吹脱提纯,处理后的废水,氨含量偏高,提纯后的氨水纯度低,在精馏塔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塔内堵塞等问题,而且塔设备体积庞大,能耗高,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精馏吸收系统,解决现有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塔设备体积庞大,能耗高和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精馏吸收系统,包括氨氮废水储罐,所述氨氮废水储罐的出口连接有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出口连接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的出口连接有高效旋转精馏床,所述高效旋转精馏床的气体出口连接有一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二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通过第一管道与高效旋转精馏床的回流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氨水储罐,所述高效旋转精馏床的液体出口与预热器液体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气体出口连接有尾气冷凝器,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尾气吸收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泵与预热器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调节阀与第三流量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处和高效旋转精馏床之间的位置安装有第一调节阀与第一流量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与第二流量计,所述高效旋转精馏床的气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低压蒸汽管,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四调节阀和第四流量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冷凝器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二级冷凝器、尾气冷凝器与尾气吸收罐连接有低温水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冷凝器与尾气吸收罐之间连接有缓冲罐,所述预热器出口连接有水储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效旋转精馏床包括带有内腔的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转轴、设置于转轴的动转子、设置于内腔壁的静转子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回流口、液体出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动转子朝向静转子的一面设有动同心扰流圈,所述动同心扰流圈沿动转子的径向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构成一动扰流圈组,所述静转子朝向动转子的一面设有静同心扰流圈,所述静同心扰流圈沿静转子的径向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构成一静扰流圈组,所述动扰流圈组与静扰流圈组两者之间交错排列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连通内腔的流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转子与动转子两者构成一转子组,所述转子组沿转轴轴向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包裹有保温层,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的电机、设置于转轴的从动带轮、设置于电机轴的主动带轮以及连接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吊装用距离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退火炉有带钢烘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