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爆破工程专用扩爆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4302.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罗伟;任春培;郭红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4 | 分类号: | F42D1/04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5 | 代理人: | 杨晖琼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爆破 工程 专用 元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爆破工程专用扩爆元件,属于爆破器材及爆破工程领域,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为分翅段和桶段两部分,所述固定块设置固定块中心孔,所述固定块中心孔贯穿所述分翅段和桶段,且分翅段远离桶段的一端封闭,所述分翅段的固定块中心孔外周设置三到六个翅块;还包括扩爆药柱管壳,所述扩爆药柱管壳内压装有扩爆药柱,所述扩爆药柱管壳位于所述中心孔的分翅段底部;还包括封口塞,所述封口塞中心设置有封口塞中心孔,所述封口塞装入所述固定块中心孔并与扩爆药柱端面接触;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同时解决了地下爆破工程因爆轰波压缩邻近雷管导致拒爆或沟槽效应导致炸药拒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器材及爆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爆破工程专用扩爆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民爆行业产业集中度的加大、爆破器材个性化以及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各种低感度炸药如混装炸药等已成为爆破材料的主导方向,也是国家公共安全对爆炸品提出的严格要求。对于这一趋势,扩大雷管本身的起爆能量不是最佳选择,传统的做法是采用起爆具,但起爆具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使用了TNT等有毒爆炸材料。
另外,在地下爆破特别是隧道爆破工程中,经常存在因爆轰波效应、沟槽效应等导致先爆雷管对邻近雷管或炸药的挤压,存在个别雷管拒爆或炸药拒爆现象。因此研制一种低成本型并能有效阻隔防爆轰波效应或沟槽效应的扩爆元件十分必要,这样既能降低成本,也扩大了起爆炸药的能量,对提高爆破效果有一定的促进或保障作用。
目前,国内外个别单位虽开发了一种高威力起爆雷管,虽能起爆无雷管感度的炸药,但因其结构原因仍然不能解决地下爆破尤其是隧道爆破工程雷管或炸药的拒爆问题,且成本偏高,药柱可以取出,给公共安全和产品储存也带来了压力,给盲炮处置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爆破工程专用扩爆元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地下爆破工程专用扩爆元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为分翅段和桶段两部分,所述固定块设置固定块中心孔,所述固定块中心孔贯穿所述分翅段和桶段,且分翅段远离桶段的一端封闭,所述分翅段的固定块中心孔外周设置三至六个翅块;还包括扩爆药柱管壳,所述扩爆药柱管壳内压装有扩爆药柱,所述扩爆药柱管壳位于所述固定块中心孔的分翅段底部;还包括封口塞,所述封口塞中心设置有用于装设雷管或导爆索的封口塞中心孔,所述封口塞装入所述固定块中心孔并与扩爆药柱端面接触。
使用时,将雷管或导爆索直接插入封口塞中心孔内,并与扩爆药柱端面直接接触,将该元件反向装入到炮孔内(分翅段朝向炮孔口方向),然后注入混药炸药或装入炸药卷,用炮杆将炸药卷稍用力推至分翅段部位,即可实现有效接触并可靠起爆的目的。
设置有分翅段的固定块是本发明最重要的发明点,其底部封闭,分翅段区域空间作为有效接触炸药的区域,翅块能有效切割工业炸药药卷,翅块的上部空腔以及雷管或导爆索与扩爆药柱管壳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阻隔或减缓爆轰波对雷管的破坏作用;即分翅段的上方以及中心孔腔有一空间,起反射面作用,能够显著减弱或阻隔爆轰波对雷管的破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翅块为四个,并在所述固定块中心孔外周均匀分布。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本发明的翅块个数可以是三至六个,只要能起到进入炮孔的导向作用、切割药卷等作用即可,但是,相连两个翅块之间的空隙或空间作为容纳炸药的空间,用于炸药与扩爆元件紧密接触,达到有效爆轰的效果,翅块以三至六个为宜,过多则达不到炸药与扩爆元件紧密接触的效果;从结构稳定性和制造成本等角度考虑,优选采用四个翅块,即四分翅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材质为PP或改性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固定块的外径为32~100mm,所述翅块翅块宽度10~30mm,翅片厚度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