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铅反铁电体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4663.1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汶飞;杨平安;李丽丽;吴薇;徐卓;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9/04;C08K3/24;C08J5/18;C08J7/00;H01G4/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铅反 铁电体 聚合物 电介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Na0.5Bi0.5)TiO3与(Sr0.7Bi0.2)TiO3通过固相法合成,得到粉末状的成分为(Na0.5Bi0.5)TiO3-(Sr0.7Bi0.2)TiO3的无铅反铁电粒子;(Na0.5Bi0.5)TiO3与(Sr0.7Bi0.2)TiO3的摩尔比为1:0.4;
步骤二、称取将步骤一所得的无铅反铁电粒子加入到偶联剂中,并水浴加热;将混合溶液装入离心管,进行多次离心,离心后所得沉淀进行干燥,得到改性后的无铅反铁电粒子;
步骤三、将基体聚合物添加到极性溶液中溶解,得到聚合物溶液;
步骤四、将改性后的无铅反铁电粒子加入到步骤三所得的聚合物溶液中,进行搅拌和超声处理,得到悬浮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的悬浮液涂覆在石英板上,得到复合薄膜雏形;
步骤六、对步骤五所得的复合薄膜雏形进行干燥并热处理和淬火,得到复合薄膜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偶联剂采用浓度为0.01~0.05mol/L的盐酸多巴胺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极性溶液采用DMF溶剂;基体聚合物采用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搅拌和超声处理重复2~5次;单次搅拌的时长为1 min~3h,单次超声处理的时长为30min~3 h;超声处理采用尖端式超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涂覆后在40~120 ℃的加热台上加热0.5~1.5h,使溶剂蒸发得到厚度为3~30 μm的复合薄膜雏形;复合薄膜材料中无铅反铁电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反铁电体(Na0.5Bi0.5)TiO3-(Sr0.7Bi0.2)TiO3与聚合物共混的电介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180~220℃;淬火温度范围为-196~0℃;淬火时长为1~5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6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架弹簧砾石冲击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