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精度设计与磨削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4983.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祝;沈陆明;童成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B24B1/00;B24B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套内 锥面 偏差 精度 设计 磨削 检测 方法 | ||
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精度设计与磨削量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阀套阀芯结构装配关系及运行方式,确定影响阀套内锥面锥角精度的因素,而后以阀套内锥面的理论设计母线为中心位置建立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模型,为偏差精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获得上下偏差的理论极限值;而后利用验证后的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模型设计阀套内锥面锥角,并采用磨削量检测装置对生产过程中的阀套内锥面磨削量进行检测,能够快速高效的检测内锥面磨削量,有效的控制角度偏差和轴向磨削量;而软过盈的浮动支撑方案,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可通过标准件或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校正,进而消除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设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精度设计与磨削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螺纹插装式液压阀中,压力控制阀分为滑阀、球阀和锥阀,由于锥阀通流量大、泄漏量小、静动态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溢流阀中。锥阀又分阀芯外锥面和阀套内锥面,目前对阀套内锥面的精度设计和检测均有一定的难度,阀套内锥面锥角的精度设计一般由设计人员根据经验给定,缺乏与实际工艺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在阀套内锥面制造过程中,磨削阀套内锥面主要是由操作工凭自身感觉以判断进给量,没有进行准确的磨削量检测控制,图纸上技术要求一般标定内锥面磨削见光即可,但内锥面的磨削无法直观可见,这对于常规内圆磨进给量控制和见光程度存在较大的随机性,进而最终影响批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故在尽可能提升产品精度并有效控制该设计精度的前提下,设定合理的精度要求并给出具体磨削量的检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精度设计与磨削量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阀套内锥面锥角偏差精度设计与磨削量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影响阀套内锥面锥角精度的因素
通过分析阀套阀芯结构装配关系及运行方式,确定影响阀套内锥面锥角精度的因素分别为①溢流阀的静、动态特性,②补油开启压力,③密封性及基于特定制造工艺的使用寿命;
①溢流阀的静、动态特性对内锥面精度要求
阀套内锥面锥角的设定值在溢流阀的静、动态特性中有着诸多的相互矛盾,故对阀套内锥面锥角值的最终设定,是根据溢流阀应用工况的静、动态特性要求权衡利弊后的最优化选定;
主阀口节流方程为:
主阀口稳态液动力方程为:
FW=2CXD1psinα (2)
式中:QV–为通过主阀口的溢流量;
FW–为主阀口稳态液动力轴向分力;
C–为主阀口的溢流量系数;
X–为主阀开口量;
D1–为主阀密封直径;
α-为阀套内锥面锥角;
γ-为液流重度;
g-为重力加速度;
p-为溢流阀调定压力;
由式(1)和式(2)可知,阀套内锥面锥角值给定后的偏差对相关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在选定阀套内锥面锥角基值为65°时,阀套内锥面锥角值±1°的正弦值相对基值的正弦值影响均在千分位,相对于两者的基数,该影响可以忽略;而±1°的加工误差属于粗糙等级精度;
②补油开启压力对内锥面精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