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045.9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9/00 | 分类号: | B23C9/00;B23Q1/03;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加工 机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基座上设有加工面以及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设于加工面的侧部,所述排屑槽的槽口与所述加工面衔接;所述排屑槽用于引导加工面上的尘屑导出。本发明的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其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加工尘屑的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工件的加工时,主要是利用机床上的刀对加工机台上的工件进行铣削等,在加工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加工尘屑,而加工尘屑则会掉落至用于驱动刀或者加工机台的驱动机构内。现有的加工机台一般都是在加工完成后,对加工台面进行尘屑的清理,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尘屑粘在工件上的情况,影响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其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加工尘屑的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基座上设有加工面以及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设于加工面的侧部,所述排屑槽的槽口与所述加工面衔接;所述排屑槽用于引导加工面上的尘屑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内设有第一排屑面以及第二排屑面,所述第一排屑面与第二排屑面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排屑面的顶端衔接于所述加工面;第一排屑面由上至下逐渐向着远离第二排屑面倾斜;所述第二排屑面由上至下逐渐向着靠近第一排屑面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屑面与加工面夹角A设置;A大于0°,A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A为35°。
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内设有第三排屑面,所述第三排屑面设于第二排屑面,第三排屑面由上至下逐渐向着远离第二排屑面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排屑面与第二排屑面以一引导面衔接;所述引导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于排屑槽远离加工面的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由设于基座上的轴孔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以铸铝工艺一体成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加工工件时,工件可放置在基座的加工面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屑以及边角料可经排屑槽引出排出,能快速的排出机床在加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尘屑以及边角料,防止堆积,保证了机床的稳定和安全生产。另外,上述基座一体成型,整体铸铝而成,减轻重量,提高稳定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10、基座;11、加工面;12、排屑槽;121、第二排屑面;122、第三排屑面;123、引导面;124、第一排屑面;1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包括基座10,在基座10上设有加工面11以及排屑槽12,而排屑槽12设于加工面11的侧部,排屑槽12的槽口与加工面11衔接,排屑槽12可引导加工面11上的尘屑导出。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便于排屑的加工机台时,可将加工机台与机床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其在加工工件时,工件可放置在基座10的加工面11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屑以及边角料可经排屑槽12引出排出,能快速的排出机床在加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尘屑以及边角料,防止堆积,保证了机床的稳定和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转向架钢构数控曲线坡口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