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5105.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东;于魏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锦鸿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1183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曲轴 机床 通道 数控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零件程序输入:分别输入零件加工程序、机床参数和刀具补偿参数,使得CNC控制器可以收到控制指令;S2、译码:S1中输入的程序进入控制器中,并通过译码器进行译码,将程序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放在指定的内存专用区域。本发明涉及曲轴内铣机床技术领域。该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通过采用两套国产单通道CNC数控系统替代国外西门子、法拉克等的双通道CNC系统,实现了铣床左右刀盘由各自CNC系统驱动,既能满足机床功能的需要,又大大降低了数控控制系统引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轴内铣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
背景技术
数控曲轴内/外铣机床是汽车发动机曲轴粗加工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在市面上出现前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车床加工工艺;由于曲轴工件结构特殊和切削量大且不均匀,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力大而容易产生弯曲变形,所以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影响后续加工质量,同时存在使用设备数量多、人员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数控内铣床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
在使用曲轴内铣机床在加工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器对零件的精准加工,而现有的中曲轴内铣机床中一般使用的是西门子、法拉克等的双通道CNC系统,而这类数控系统引进的成本比较高,对于一些盈利不理想的公司,引进该类数控系统是比较困难的,从而导致曲轴内铣机床得不到广泛应用,另外传统的曲轴内铣机床使用时需要多人同时进行操作,增加了人力输出,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曲轴内铣机床使用时需要多人同时进行操作,增加了人力输出,增加了生产成本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曲轴内铣机床上的单通道数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零件程序输入:分别输入零件加工程序、机床参数和刀具补偿参数,使得CNC控制器可以收到控制指令;
S2、译码:S1中输入的程序进入控制器中,并通过译码器进行译码,将程序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放在指定的内存专用区域;
S3、刀具补偿:对刀具半径和长度分别进行补偿,把零件轮廓轨迹按系统存储的刀具尺寸数据自动转换成刀具中心相对于工件的移动轨迹;
S4、进给速度处理:数控加工程序给定的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速度是在各个坐标合成运动方向上的速度,即为F代码的指令值;
S5、插补:对于加工直线的程序段仅给定起、终点坐标,而对于加工圆弧的程序段给定其起、终点坐标、圆心坐标以及圆弧半径;
S6、位置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将插补计算出的理论位置与实际反馈位置进行比较,用其差值控制进给电动机;
S7、I/O处理:将机床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输入到CNC中,同时将CNC的输出命令(如换刀、主轴变速换档、加冷却液等)变为执行机构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机床的控制;
S8、显示:将零件程序、参数、刀具位置、机床状态、报警信息同时通过显示器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中。
进一步地,所述S1中程序输入时通过键盘输入,CNC输入工作方式为存储方式,将整个零件程序一次全部输入到CNC内部存储器中,加工时再从存储器中把一个一个程序调出。
进一步地,所述S2中通过译码,将其中零件的轮廓信息(起点、终点、直线或圆弧等),F、S、T、M等信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解释(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放在指定的内存专用区域编译过程中还要进行语法检查,发现错误立即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锦鸿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锦鸿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