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5183.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0;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通信 节点 中的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息;第一发送机,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中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携带第二比特块;其中,第一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第一比特子块和第二比特子块,所述第一比特子块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比特子块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中被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比特块的资源粒子的数量不大于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比特子块包括的比特的数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比特子块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所述第一信息共同被用于确定第二数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支持蜂窝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系统中,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和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是两大典型业务类型。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NR(NewRadio,新空口)Release 15中已针对URLLC业务的更低目标BLER要求(10^-5),定义了一个新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表。为了支持更高要求的URLLC业务,比如更高可靠性(比如:目标BLER为10^-6)、更低延迟(比如:0.5-1ms)等,在3GPP NRRelease 16中,DCI信令可以指示所调度的PDSCH是低优先级(Low Priority)还是高优先级(High Priority),其中低优先级对应URLLC业务,高优先级对应eMBB业务。一个低优先级的传输与一个高优先级的传输在时域上重叠时,高优先级的传输被执行,而低优先级的传输被放弃。
在3GPP RAN#86次全会上通过了NR Release 17的URLLC增强的WI(Work Item,工作项目)。其中,对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内(Intra-UE)不同优先级业务的复用是需要研究一个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支持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内(Intra-UE)不同优先级业务的复用,如何设计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Codebook)传输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上述问题描述中,采用上行链路作为一个例子;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场景和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场景,取得类似伴随链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伴随链路)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的定义。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8系列的定义。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7系列的定义。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规范协议的定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