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WLAN零中频收发机系统的中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5808.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攀;吴斌;黄辉群;蒲钇霖;万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wlan 中频 收发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WLAN零中频收发机系统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三阶/五阶滤波器和多路选择器;
当零中频收发机工作在发射模式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切换至三阶滤波器模式,同时控制所述多路选择器选通发送通道,使得三阶滤波器连接于发射链路中;
当零中频收发机工作在接收模式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切换至五阶滤波器模式,同时控制所述多路选择器选通接收通道,使得五阶滤波器连接于接收链路中;
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运算放大器;其中,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出端与后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出端与后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均串联有第一电阻(R9、R10、R15、R16、R21、R22、R27、R28);
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还包括开关K1~K12;其中,开关K1串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出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开关K2串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出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开关K3和K7串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之间,开关K4和K8串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之间,开关K5和K9串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之间,开关K6和K10串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之间,开关K11串接在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之间,开关K12串接在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之间;
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K3、K4、K9和K10闭合且开关K1、K2、K5~K8、K11和K12断开,使得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切换为三阶滤波器模式;通过控制所述开关K1、K2、K5~K8、K11和K12闭合且K3、K4、K9和K10断开,使得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切换为五阶滤波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选择器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二多路选择器;
其中,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一端分别与接收链路的混频组件、发射链路的数模转换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基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选通所述接收链路的混频组件或发射链路的数模转换组件与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输入端的连接;
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一端与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接收链路的模数转换组件、发射链路的混频组件连接;并且,基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选通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的模数转换组件或发射链路的混频组件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第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和/或第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其中,所述第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接收链路的混频组件与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之间;所述第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之间;所述第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与所述接收链路的模数转换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阶/五阶滤波器还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用于调节滤波器的增益;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为三阶/五阶滤波器的正电压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为三阶/五阶滤波器的负电压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出端之间、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出端之间均连接有阻容串联支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出端之间、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出端之间还包括与所述阻容串联支路所并联的第二电阻(R3、R4、R29、R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58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缺氟检测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洁净室多点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