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178.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彬;肖凌飞;肖潇;王嘉俊;姬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大鼠 骨折 固定 合并 低毒 感染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动物的选择及饲养条件;S2、菌种的选择及培养;S3、动物麻醉和大鼠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构建;S4、低毒感染的模拟;S5、术后动物观察;S6、动物染菌模型评价,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模型研究技术领域。该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实用、可行的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模型,为人们研究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提供动物实验模型以及检测指标,该实验方法设计严谨,极大程度地模拟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造模后大鼠适合长期饲养,能够减少因为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造成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模型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后骨折需要恢复骨折的解剖位置并使用内固定器械进行固定,以帮助骨折愈合。然而,这类内固定器械在植入时,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器械灭菌不彻底,易导致细菌引入,从而引发感染。而这类感染特别难以控制,最终引发植入体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植入手术失败。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类是低毒感染,虽然没有明显的感染临床症状,但是可能导致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长期疼痛。低毒感染大多数由低毒力的病原体引起,如某些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怎样模拟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现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模拟这类感染产生以及研究这类疾病所导致的动物临床症状,为后期人体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提供动物实验模型以及检测指标。
本发明以大鼠内固定动物模型为模板,探索了实用可行的手术部位染菌所致大鼠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大致流程为:(1)动物的选择及饲养条件;2)菌种的选择及培养;(3)动物麻醉和大鼠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构建;(4)动物染菌模型建立;(5)术后动物观察;(6)动物染菌模型评价,本发明通过构建一种实用、可行的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模型,为人们研究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提供动物实验模型以及检测指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实用、可行的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模型,为人们研究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提供动物实验模型以及检测指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模拟大鼠骨折内固定合并低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动物的选择及饲养条件:挑选大鼠在室温通风条件下饲养与实验;
S2、菌种的选择及培养:首先用接种环轻挑斜面表皮葡萄球菌加入到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至细菌达到中等浓度,然后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划线方法接种于营养琼脂板上,再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新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将菌管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此时细菌处于稳定生长期,次日,采用麦氏比浊法,用新鲜营养肉汤培养基调节细菌浓度;
S3、动物麻醉和大鼠骨折内固定模型建立:用1%-4%浓度的异氟烷给大鼠吸入,术中持续给药,之后依次进行备皮、消毒、铺巾、暴露大鼠股骨、安装内固定器械和线锯截骨操作;
S4、低毒感染的模拟:将30mL的表皮葡萄球菌液用注射器注射于骨髓腔、骨折断端和内固定器械上,然后用丝线逐层闭合伤口,并采用聚维酮碘(安尔碘)消毒表皮;
S5、术后动物观察:待实验大鼠麻醉清醒后单笼饲养,笼内自由活动空间合适,饲养标准均统一,术后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
S6、动物染菌模型的评价:观察大鼠的体征情况,分别进行血液常规指标检测、微生物学检测、影像学检测和病理组织观察。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大鼠为SD大鼠,雄性,体重为300±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