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检测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6377.9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方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检测 光学系统 | ||
1.一种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物台(1),用于放置待检测样本(100),所述载物台(1)设置有检测通道(111);
光路模块(2),用于激发并检测所述待检测样本(100)的荧光信号,所述光路模块(2)内设置有检测光路(203),所述检测光路(203)与所述检测通道(111)连通;
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调节组件(31)和第二调节组件(32),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用于调节所述待检测样本(100)与所述检测通道(111)对准,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2)用于调节所述待检测样本(100)与所述检测光路(203)的聚焦点重合;
所述载物台(1)包括支撑底板(11)、基座(12)和滑座(13),所述检测通道(11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11)上,所述基座(12)通过转动销轴(14)与所述支撑底板(11)连接,所述滑座(13)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2)上,所述待检测样本(100)放置于所述滑座(13)上;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杆(311),所述支撑底板(11)上设置有固定座(112),所述第一螺杆(311)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12)上,所述第一螺杆(311)的末端抵靠于所述基座(12)上,所述固定座(112)与所述基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预紧拉簧(313),通过旋拧所述第一螺杆(311)使所述基座(12)绕所述转动销轴(15)相对所述支撑底板(11)转动,以使所述待检测样本(100)与所述检测通道(111)对准,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1)还包括第一旋钮(312),所述第一旋钮(312)与所述第一螺杆(3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旋钮(312)上设置刻度线,所述第一螺杆(311)上设置锁紧螺母;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杆(321),所述第二螺杆(321)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座(13)上,所述第二螺杆(321)的末端抵靠于所述基座(12)上,所述滑座(13)与所述基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预紧拉簧(323),通过旋拧所述第二螺杆(321)使所述滑座(13)沿高度方向相对所述基座(12)滑动,以使所述待检测样本(100)与所述检测光路(203)的聚焦点重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2)还包括第二旋钮(322),所述第二旋钮(322)与所述第二螺杆(32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旋钮322上设置刻度线,所述滑座(13)上设置有螺母固定部(131),所述第二螺杆(321)与所述螺母固定部(13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21)上设置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模块(2)包括光源(21)、第一分光镜(22)和第一透镜(23),所述光源(21)发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分光镜(22)反射至所述第一透镜(23),并通过所述第一透镜(23)和所述检测通道(111)聚焦于所述待检测样本(100)上,以激发所述待检测样本(100)的荧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模块(2)还包括滤光盒(24)和第一荧光检测器(25),所述滤光盒(24)内设置有第二分光镜(241)和第一滤光片(242),荧光经由所述第一透镜(23)和所述第一分光镜(22)传播至所述第二分光镜(241),所述第二分光镜(241)将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荧光反射至所述第一滤光片(242),第一预设波长范围的荧光通过所述第一滤光片(242)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一荧光检测器(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片(242)与所述第一荧光检测器(25)之间设置有第二透镜(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检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模块(2)还包括第二荧光检测器(26),所述滤光盒(24)内还设置有第二滤光片(243),所述第二分光镜(241)将第二预设波长范围的荧光反射至所述第二滤光片(243),第二预设波长范围的荧光通过所述第二滤光片(243)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二荧光检测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3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切割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旋翼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