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3D信号拼接同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421.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臻;潘卫明;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96 | 分类号: | H04N13/296;H04N13/398;H04N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拼接 同步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图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路3D信号拼接同步系统。本系统包含如下组成部分: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左、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通道链路交换单元,系统帧单元,左、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3D左右通道合并输出单元和3D拼接显示单元。本发明可将任意多个非同源3D图像进行图像拼接处理,最后在任意多个3D显示单元上同步显示;使得用户可通过3D眼镜同时观看到多个非同源3D图像信号,解决了目前多路非同源3D信号无法同步显示于同一组3D屏幕的难题,降低了对3D信号源同步的要求,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及使用体验,在军事仿真、医疗仿真、汽车建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路3D信号拼接同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屏显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AR/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3D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3D显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单路3D信号的大屏显示,迫切需要拼接大屏能提供多路3D信号同步显示;然而3D信号对同步要求非常高,目前还无法实现多路非同源3D信号在同一拼接屏幕墙上展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3D信号拼接同步系统。该系统能克服现有3D拼接技术无法支持多路非同源3D信号的缺陷,实现多路非同源3D信号拼接显示于同一个3D屏幕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路3D信号拼接同步系统,其包括两个以上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两个以上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两个以上左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两个以上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一个通道链路交换单元,一个系统帧单元,一个左通道拼接处理单元、一个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一个3D左右通道合并输出单元,一个以上3D拼接显示单元;所述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左、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的数目相等;其中:
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接受用户设备输入的各种类型3D音视频原始信号,经过内部音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将其转换为内部标准数据流;
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用于接收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的3D数据流及3D同步信号,按照3D同步信号将3D数据流进行数据分离,按左右两个通道分别送出单通道数据流;
左、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用于分别接收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左、右通道数据流,以及接受系统帧单元的系统帧同步信号,将输入的两路单通道数据流的帧率统一变换为系统帧率,以达到任意多路数据流同步;
通道链路交换单元,用于接收左、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统一后的单通道数据流,按用户配置交换到对应的左、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
左、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用于接收通道链路交换单元的多路单通道数据流,对这些数据流进行解码,解码后按配置分别将多路左、右通道图像进行叠加,剪裁或缩放处理,实现多路单通道图像拼接;
系统帧单元,用于产生系统帧同步信号,分发到左、右通道数据帧率同步变换单元、通道链路交换单元、左、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和3D左右通道合并输出单元,确保各模块步调一致;
3D左右通道合并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左、右通道拼接处理单元拼接完成的两路左、右通道图像数据,将这两路图像按3D拼接显示单元的3D音视频接口标准合并转换后的信号和3D同步信号输出到3D拼接显示单元,
3D拼接显示单元,用于接收3D左右通道合并输出单元处理后的3D信号,显示给用户。
本发明中,3D音视频原始信号为电脑显卡3D信号或3D摄像机信号。
本发明中,3D图像左右通道分离单元中,3D数据流的格式为帧连续格式、左右格式、
上下格式或左右通道直连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