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616.0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祝渊;董佳佳;陈安琪;吴雁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润湿 环路 热管 | ||
本发明公开了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包括吸液芯及热管本体,热管本体内部设有蒸发室及环形的散热通道,蒸发室与散热通道连通,吸液芯容置于蒸发室内,蒸发室与散热通道内容置有工作流体,散热通道具有绝热段及冷凝段,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将散热通道的内表面设置为与工作流体之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本发明中的散热通道与蒸发室形成供工作流体循环流动的环形回路,工作流体在经过绝热段时气化,并在冷凝段处冷凝放热,降低工作流体的温度,工作流体在吸液芯的毛细力及散热通道内表面产生的梯度力作用下在环形回路内循环流动,循环效率较高,并能带走蒸发室内吸收的热源热量,提高环路热管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
背景技术
元器件工作中的散热问题关系到元器件运行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严重的热耗散将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相较于辐射和自然对流散热强迫空气或液体冷却,相变散热具有更高的散热能力,液体蒸发冷却具有高效的散热能力,热管作为采用相变换热技术的散热元件,具有散热能力强、结构紧凑、布置灵活等优点。随着相关设备元器件热流密度的进一步增大,对散热元件的散热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热管受各种因素的条件限制,已不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能够提高热管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包括:
吸液芯;
热管本体,所述热管本体内部设有蒸发室及环形的散热通道,所述蒸发室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吸液芯容置于所述蒸发室内,所述散热通道及所述蒸发室内容置有工作流体,所述散热通道具有绝热段及冷凝段,沿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将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表面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流体的之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散热通道与蒸发室形成供工作流体循环流动的环形回路,工作流体在经过绝热段时气化,并在冷凝段处冷凝放热,降低工作流体的温度,工作流体在吸液芯的毛细力及散热通道内表面产生的梯度力作用下在环形回路内循环流动,循环效率较高,并能带走蒸发室内吸收的热源热量,提高环路热管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绝热段包括第一绝热区及第二绝热区,所述第一绝热区与所述第二绝热区连通于所述冷凝段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沿所述第一绝热区、所述冷凝段及所述第二绝热区的排布方向,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表面从超疏水向超亲水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表面在所述第一绝热区处从超疏水向疏水过渡,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表面在所述冷凝段处从疏水向亲水过渡,所述散热通道的内表面在所述第二绝热区处从亲水向超亲水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散热通道的宽度沿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第一绝热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热区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冷凝段的宽度沿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热管本体上设有用于进行抽气的抽气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梯度润湿性环路热管,所述热管本体上设有用于引入工作流体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热管本体靠近所述绝热段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提纯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动物传送装置和动物行为学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