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精密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6923.9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明;郑真珍;刘艳萍;王菊敏;皇甫瑞云;李志超;龚希美;李燚萍;王小京;李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明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缓冲 结构 精密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精密夹具,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侧固定滑轨,滑轨内设置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外侧设置锁紧螺母,移动板内侧固定缓冲箱,缓冲箱内侧设置夹板,夹板内侧固定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夹板一端固定在缓冲箱侧板上,第一弹簧下侧的缓冲箱侧板上固定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限位槽、齿轮、第一固定杆和固定箱,第一连接杆远离齿轮一端在固定箱内固定有转动盘,第一固定板内侧设置第三弹簧,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夹紧时,通过第一移动板使缓冲箱夹紧零件,然后使锁紧螺母锁紧第一移动板,当零件在加工时,对零件进行多级缓冲,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精密夹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械设备中,夹具的使用非常广泛,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固定加工对象,保证加工的速度和质量,但是现有的夹具往往不具有减缓冲击的作用,仅仅依靠缓冲材料,在很多场合,往往达不到实际需求,特别是在某些零件加工时,会出现冲击力过大,使夹具和零件同时损坏的情况,大部分夹具缓冲方式单一,无法应对不同零件的夹持,使用场景少,夹持效果差,无法满足不同零件的夹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精密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精密夹具,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侧固定滑轨,滑轨内设置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外侧设置锁紧螺母,第一移动板内侧固定缓冲箱,缓冲箱内侧设置夹板,夹板内侧固定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夹板一端固定在缓冲箱侧板上,第一弹簧下侧的缓冲箱侧板上固定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限位槽、齿轮、第一固定杆和固定箱,限位槽内设置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第一连接杆穿过第一固定杆处设置有轴承,第一连接杆远离齿轮一端在固定箱内固定有转动盘,转动盘外侧固定拨杆,固定箱侧板上通过转轴固定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转轴一端固定移动块,移动块上侧固定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固定在固定箱侧板上,移动块远离第二连接杆一侧固定第二固定杆,移动块远离第二弹簧一侧固定第二棘齿,第二棘齿与第一棘齿啮合,第一棘齿固定在第二移动板上,第二移动板外侧固定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外端固定在缓冲箱侧板上,第二移动板外侧中部固定钢丝绳,钢丝绳穿过第三弹簧进入开槽内,在开槽内通过转向轮转向,钢丝绳穿过两个转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缓冲板上。
优选的,所述拨杆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第二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转向轮固定在缓冲箱侧板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限位槽呈U型。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通过固定片固定在第一移动板外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夹紧时,通过第一移动板使缓冲箱夹紧零件,然后使锁紧螺母锁紧第一移动板,当零件在加工时,对零件进行多级缓冲,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当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冲击时,第一弹簧对零件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当冲击幅度增大时,缓冲板和第一弹簧共同对冲击进行缓冲,缓冲板受到冲击变形,缓冲板向外侧变形过程中,将齿条向上下两侧移动,齿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动盘,使转动盘上的拨杆转动,拨杆使第二固定杆、移动块和第二连接杆绕转轴转动,移动块转动,使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不再啮合,第三弹簧将第二移动板向内侧顶起,再次对冲击进行缓冲,通过三次对零件的缓冲,减少在加工过程中零件和夹具的损坏,可以适用多种零件的加工,适用范围广,夹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缓冲箱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B-B截面图;
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明,未经朱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