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易管理方法与交易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011.3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鑫;姚祥发;刘家豪;张庆荣;李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F9/48;G06Q2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易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易管理方法及交易管理系统。所述交易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多个不同的交易金额区间,在每个所述交易金额区间比较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费率,根据交易费率高低分别设置所述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情况,统一调整每个交易金额区间内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接收交易请求,根据该交易请求的交易金额,选择与所述交易金额对应的交易金额区间中最高优先级的第三方交易通道进行交易。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管理系统及方法,根据交易费率高低设置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并根据各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情况动态其优先级,这样既可以实现较低的交易费率,又可以保障交易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交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易管理方法与交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消费金融领域,放款、还款业务需要对客户银行卡进行代付、代收操作。而对客户银行卡的代收代付操作,需要通过从事收单业务的机构才能进行。目前国内市场上从事收单业务的机构有数百家,消费金融公司通常需要对接多家收单机构,保证放款还款业务的正常开展。在进行代收代付操作时,需要从众多收单机构中挑选一个合适的通道,这就存在一个怎么选择最优通道的“支付路由”问题。传统的选择支付路由的做法是:先将银行卡的“发卡行”和“收单机构”建立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当需要进行代收代付操作时,先根据银行卡找到对应的“发卡行”;然后根据“发卡行”找到对应的收单机构。这种传统的支付路由选择方式存在如下缺点:第一、不能根据收单机构的手续费做最优选择,造成手续费成本的浪费;第二当某个收单机构故障时,不能够自动发现问题,不能够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收单机构,影响业务开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交易费率低且交易顺畅的交易管理方法与交易管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交易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2:设置多个不同的交易金额区间,在每个所述交易金额区间比较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费率,根据交易费率高低分别设置所述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
S4:根据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情况,统一调整每个交易金额区间内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
S6:接收交易请求,根据该交易请求的交易金额,选择与所述交易金额对应的交易金额区间中最高优先级的第三方交易通道进行交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根据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异常情况和/或当前交易量对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进行调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异常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关闭该第三方交易通道;若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异常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降低该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若在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异常率小于第三阈值,则维持或提高该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如果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当前交易量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降低该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或者
在步骤S4中,如果所述第三方交易通道的当前交易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则提高该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定时对每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统一调整每个交易金额区间内的所述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优先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录入所述多个第三方交易通道的交易费率规则及最大限额;
S202:初始化当前交易金额为零;
S203:判断当前交易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限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未经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