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主动安全测试的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7101.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礼;李建波;石晓辉;张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主动 安全 测试 移动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主动安全测试的移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自行车模型,所述平台本体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远程控制基站连接,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外壳和电池系统,所述外壳呈扁平状,且外壳上部的侧板均为倾斜设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移动通信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导航系统。本发明中,外壳呈扁平状,四周皆为缓斜坡,可供待测试汽车越上,避免待测汽车与平台本体发生碰撞而损坏;当待测汽车越上平台本体时,驱动轮与转向轮全部进入外壳内,由于外壳的强度较高,不会损伤平台本体,可重复使用,测试效率高;移动平台具有转向功能,能够自由规划路线,提高了测试场景和测试情景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主动安全测试的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车辆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可以在检测到危险时通过系统协助驾驶者进行制动,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行人的安全。随着自动紧急刹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被试车辆AEB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也更加严格和成体系化。继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日本新车安全评价协会(J-NCAP)陆续发布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之后,中国新车安全评价协会(C-NCAP)(2018版)也新增加了车辆AEB系统的试验和评价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和应用较广泛的汽车道路测试用自行车及假人移动装置有两种,一种是附带有轨道装置,假人只能在特定轨道运动(专利文献:ZL201910100267.0;ZL201910753653.X),另一种为可自由移动的汽车道路测试用自行车及假人装置(专利文献:ZL201811515157.2;ZL201320173864.4)。前者由于附带有轨道装置,体积大、移动不方便且测试情景单一,并不适用于复杂的测试场景;而后者由于移动机构尺寸大,特别是高度较高,当被试车辆与假人发生碰撞时,被试车辆会损伤,同时车辆碾压到运动机构也会使运动机构受损,从而影响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测试场景且不易损坏的用于汽车主动安全测试的移动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主动安全测试的移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自行车模型,所述平台本体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远程控制基站连接,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外壳和电池系统,所述外壳呈扁平状,且外壳上部的侧板均为倾斜设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移动通信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导航系统,所述驱动装置、移动通信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导航系统均与电池系统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移动通信装置和导航系统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实时将平台本体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传输给远程控制基站,并接收远程控制基站的控制指令及待测汽车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加速度信息,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待测汽车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以及远程控制基站的控制指令计算平台本体的行进路线及行进速度,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平台本体按照计算出的行进路线及速度移动。
为适应复杂测试场景,以及避免平台本体损坏,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悬架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连接有两个转向轮,两个所述转向轮还连接有制动系统;所述后悬架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内部设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自带有电刹车系统;所述外壳底部对应驱动轮和两个转向轮的位置处均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轮和两个转向轮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位置的通孔,当待测汽车越上平台本体时,所述前悬架和后悬架发生变形,使驱动轮和两个转向轮缩进外壳内部,避免驱动轮和两个转向轮由于承受车辆重力及冲击而受到损伤;所述转向装置、制动系统和轮毂电机均与电池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