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采膨胀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233.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芳;李冠群;姚永嘉;孙爽;苏雨;耿向东;彭新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18;F16K3/314;F16K31/60;F16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韩梦嘉 |
地址: | 25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采膨胀阀,涉及热采井口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阀门主体、阀板总成、阀杆和阀座;阀板总成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左右贴合且接触面形成有呈夹角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当阀杆带动阀板总成往复移动,阀板总成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阀板总成在第一状态下,阀板总成在关闭阀门主体的同时利用阀板总成胀开后对阀座的挤压,以保证阀座和阀门主体之间密封;阀板总成在第二状态下,阀板总成在开启阀门主体的同时利用阀板总成胀开后对阀座的挤压,以保证阀座和阀门主体之间密封;实现了热采膨胀阀的双向密封,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能差,容易引起泄露造成热采阀门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采井口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采膨胀阀。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以及对洁净能源的需求,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稠油以及地热资源的开采利用。现有的石油资源中有70%以上是稠油、超稠油和沥青资源,现开采稠油多采用蒸气吞吐技术,对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其中,热采膨胀阀采用注蒸汽的加热方式降低稠油、高凝油的粘度,解除油层堵塞,改善油层渗流特性,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现有技术中的热采阀门包括明杆平板阀和暗杆膨胀阀,其中,明杆平板阀的座密封是依靠阀体开档与阀板、阀座及座密封的尺寸过盈实现的;暗杆膨胀阀的阀板可以在开关阀门时向一侧胀开,将阀座压紧在阀体上,从而使阀座密封获得充足压缩量实现密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热采阀门中,明杆平板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座密封会产生磨损或二次挤压,会造成过盈量不足而发生泄漏的情况;暗杆膨胀阀的阀板总成只能向一侧胀开,由于暗杆膨胀阀只能是单向密封的,也会存在密封不严,而发生泄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膨胀阀,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能差,容易引起泄露造成热采阀门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采膨胀阀,包括:阀门主体、阀板总成、阀杆和阀座;
所述阀板总成和所述阀座均位于所述阀门主体内,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阀板总成和所述阀门主体之间,且所述阀座分别与所述阀板总成外侧面和所述阀门主体内壁贴合;
所述阀杆与所述阀板总成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阀板总成相对于所述阀门主体往复移动,以使所述阀板总成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
所述阀板总成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左右贴合且接触面形成有呈夹角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在所述阀板总成的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板沿着第一倾斜面向下挤压,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向左右两侧胀开,以挤压所述阀座;
在所述阀板总成的第二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阀板沿着第二倾斜面向上挤压,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向左右两侧胀开,以挤压所述阀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板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靠近所述第二阀板的一侧呈V型,所述第二阀板的一端插设于V型所述第一阀板内,配置成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之间形成连通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
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阀板远离所述第二阀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阀座抵接,所述第二阀板远离所述第一阀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阀座抵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主体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呈垂直相交,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位于所述阀门主体的第一通道内,且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交位置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