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602.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缪海滔;肖顺根;张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福安市润元电机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B23C5/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宝珺;林祥翔 |
地址: | 35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刀具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包括铣刀套、钻头以及固定件,所述铣刀套为一端设置有铣刀套孔的柱状结构,所述铣刀套设置铣刀套孔的端面处设置有铣块,所述铣刀套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铣刀套孔相贯通,所述钻头的切削端由多条螺旋状主切削刃构成,钻头的固定端/钻头的固定端与切削端套设于铣刀套的铣刀套孔内,所述固定件旋设于螺纹孔中用于固定钻头。利用钻铣一体的刀具直接对带孔端面进行加工,仅需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车床上后,即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对工件的钻孔及铣削平面操作,不仅提高了带孔端面的加工效率,且降低了传统加工方法中因多次装夹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刀具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工件的带孔端面加工时,需要先在端面上钻孔后再对端面进行铣削加工,钻孔是将工件预定位在钻床或镗床上完成的,钻孔之后将工件移动至铣床上,重新装夹定位后才能进行端面铣削加工,工件需要经过多次装夹,定位精度不准确,从而影响孔与平面垂直精度。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来解决带孔端面加工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包括铣刀套、钻头以及固定件,所述铣刀套为一端设置有铣刀套孔的柱状结构,所述铣刀套设置铣刀套孔的端面处设置有铣块,所述铣刀套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铣刀套孔相贯通,所述钻头的切削端由多条螺旋状主切削刃构成,钻头的固定端/钻头的固定端与切削端套设于铣刀套的铣刀套孔内,所述固定件旋设于螺纹孔中用于固定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的固定端为圆柱形结构,且其侧面上设置有纵切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顶设于钻头固定端的纵切平面上,用以固定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顶设于钻头的切削端的螺旋槽内,用以固定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铣刀套孔的深度值大于等于钻头固定端的长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铣块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铣块均匀分布于铣刀套设置铣刀套孔的端面处。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利用钻铣一体的刀具直接对带孔端面进行加工,仅需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车床上后,即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对工件的钻孔及铣削平面操作,不仅提高了带孔端面的加工效率,且降低了传统加工方法中因多次装夹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铣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钻铣一体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铣刀套;
11、铣刀套孔;
12、铣块;
13、螺纹孔;
2、钻头;
21、钻头的切削端;
22、钻头的固定端;
23、纵切平面;
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福安市润元电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师范学院;福安市润元电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比例阀
- 下一篇:一种金属铸件的机械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