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银行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653.3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爽;李洪海;陈金朋;刘丽娇;关颖祺;谢少勇;林锡溪;王磊;叶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14 | 分类号: | G10L15/14;G10L15/16;G10L15/22;G10L15/26;G10L21/0208;G10L15/34;G10L15/06;G10L15/18;G10L25/24;G10L25/87;G10L21/0272;G10L25/60;H04L29/08;H04L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银行 管理 系统 | ||
一种智慧银行产品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平台、外部系统对接、智慧应用系统和移动管理门户四个部分,基于电信运营商数据,整合银行、工商、互联网数据资源,采用通信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建模、安全组网和移动化集成等技术,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系统、企业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银行是在银行完成渠道电子化建设后的进阶,是利用智慧化手段,结合新的思维模式来满足客户的体验和功能需求,并利用服务创新、运营及业务创新,降本增效,达到增加存量客户、挖掘潜力用户、提升营销的靶向性、提高客户的粘合度等目的,智慧银行建设项目的智慧化程度是项目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也是有别于传统的金融网点电子化改造的关键点。兙俥
从2014年起,国内银行业开始了智慧化转型的,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智慧银行建设先行机构,积极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重新设计金融服务,打造集成金融科技场景应用的交互性智能银行。智慧化是商业银行竞争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智慧化进程中,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不断加大新型电子化技术手段和智能设备的运用,率先践行银行网点终端“机器解放人”的部署规划,取得一定成就,但在精准营销、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和风险内控及移动办公领域的智慧化仍然缺失,主要体现在:
(1)客户行为大数据挖掘及基于可视化的用户画像模型缺失,有待开发应用以提升营销靶向性和精准性。项目组在调研后了解到,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传统对于产品与客户的标签信息的利用通常是将标签信息作为客户偏好模型的偏向性指导,只对评分矩阵进行小范围调整。面对日趋剧烈的竞争环境,银行日益增长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等杂乱无序的海量数据,传统的数据仓库与架构已无法支撑,也不适应大数据应用场景的需要。如果银行没有使用大数据分类、筛选、清洗和归类,不能掌握客户真正需求和动机,实施的营销效果并不理想,获客、留客、活客难题突出。
(2)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智能化及行为风险监控系统缺失,有待开发建设以提升银行智慧考核和内控能力。项目团队在调研后了解到,广东农行经营风险的成因主要是在于其传统管理思维与科学风险管理显著差距、现有风险管理系统的不完善性、现有评估风险能力的时代局限性、未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广东农行主要存在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流程和形式固化且主观性过强,以人工统计为主,现有风险防控手段单一、风险信息间的联系不大,运营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内部风险防控信息维度有限、线索指向宽泛、预警不够精确等问题,不能及时预警员工的异常行为。
(3)移动智能化办公系统缺失,有待开发建设以实现银行作业系统快速移动化,提供安全可控的移动化办公和应用管理、终端管理、单点登录、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管理等功能,整合适配原PC版办公系统和其他应用,提供安全、可控、可扩展的移动应用,轻松实现移动化办公。调查了解到广东农行移动化办公基础薄弱,外勤出差时常常无兼顾需要及时处理的案头工作,导致错失营销时机和业务积压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银行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