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57843.5 申请日: 2020-04-03
公开(公告)号: CN111484864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4
发明(设计)人: 贺佳;史永林;李昊堃;赵建伟;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B53/04 分类号: C10B53/04
代理公司: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代理人: 张文;苗丽娟
地址: 030003***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配用贫瘦煤 冶炼 焦炭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包括:单种煤指标选择及配比控制:单种煤包括贫瘦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各单种煤的煤质指标选择为:贫瘦煤挥发分为Vdaf≤15%、黏结指数G值为10≤G≤15,1/3焦煤挥发分为Vdaf≤37%、黏结指数G值为G≥80,肥煤挥发分为Vdaf≤31%、黏结指数G值为G≥90,焦煤挥发分为Vdaf≤23%、黏结指数G值为G≥85;各单种煤的重量百分配比控制为:贫瘦煤5~15%,1/3焦煤5~10%,肥煤25~30%,焦煤50~60%,且贫瘦煤和1/3焦煤重量百分配比之和≤20%;配合煤指标调控:挥发分调控为Vdaf≤25%、黏结指数G值调控为G≥78、水分调控为9.0~10.0%;炼焦工艺参数控制:结焦时间控制为24.5~28h,标准温度控制为1280~1320℃。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优化配煤体结构,降低冶炼焦炭的配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煤炼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优质炼焦煤在世界范围内是较为珍贵的稀缺资源之一,经过多年的开采,或资源枯竭或煤质劣化,优质炼焦煤资源日趋短缺。但随着我国炼焦行业的发展,对炼焦煤资源的需求却不断加大,因此发展配煤炼焦技术,扩大利用弱黏结煤资源,成为优化炼焦煤资源利用和提高焦炭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缓解炼焦煤资源紧张的矛盾。

贫瘦煤是一种挥发分低、黏结性差的高变质程度烟煤,其结焦性能差,单独炼焦时所炼焦炭的焦粉较多,耐磨强度差。但贫瘦煤一般低灰低硫,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煤炼焦时能降低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和挥发分,提高焦炭的块度。贫瘦煤价格又远远低于优质炼焦煤,在炼焦生产中配用一定比例的的贫瘦煤,可以降低配煤成本,提高炼焦煤资源的利用率。

但是使用贫瘦煤的配煤炼焦技术目前没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在生产上没有大的进步,因此,如何通过配用贫瘦煤来冶炼高品质焦炭是本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包括:

单种煤指标选择及配比控制:单种煤包括贫瘦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各单种煤的煤质指标选择为:贫瘦煤挥发分为Vdaf≤15%、黏结指数G值为10≤G≤15,1/3焦煤挥发分为Vdaf≤37%、黏结指数G值为G≥80,肥煤挥发分为Vdaf≤31%、黏结指数G值为G≥90,焦煤挥发分为Vdaf≤23%、黏结指数G值为G≥85;各单种煤的重量百分配比控制为:贫瘦煤5~15%,1/3焦煤5~10%,肥煤25~30%,焦煤50~60%,且贫瘦煤和1/3焦煤重量百分配比之和≤20%;

配合煤指标调控:由各单种煤形成的配合煤的挥发分调控为Vdaf≤25%、黏结指数G值调控为G≥78、水分调控为9.0~10.0%;

炼焦工艺参数控制:结焦时间控制为24.5~28h,标准温度控制为1280~1320℃。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中,各单种煤的重量百分配比控制为:焦煤50%、肥煤30%、1/3焦煤5%、贫瘦煤15%,其中贫瘦煤黏结指数G值为13;配合煤指标调控为:挥发分Vdaf为23.9%,黏结指数G值为78,水分为9.5%;炼焦工艺参数控制为:结焦时间28h,标准温度1280℃。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中,各单种煤的重量百分配比控制为:焦煤53%、肥煤28%、1/3焦煤7%、贫瘦煤12%,其中贫瘦煤黏结指数G值为14;配合煤指标调控为:挥发分Vdaf为24.2%,黏结指数G值为79,水分为9.3%;炼焦工艺参数控制为:结焦时间26h,标准温度1295℃。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配用贫瘦煤冶炼焦炭的方法中,各单种煤的重量百分配比控制为:焦煤55%、肥煤28%、1/3焦煤8%、贫瘦煤9%,其中贫瘦煤黏结指数G值为15;配合煤指标调控为:挥发分Vdaf为24.6%,黏结指数G值为81,水分为9.5%;炼焦工艺参数控制为:结焦时间25h,标准温度13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