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896.7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彭飞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8 | 分类号: | D03D15/08;D02G3/04;D02G3/32;D06M11/82;D06M11/79;D06M11/74;D06M13/262;D06M101/06;D06M101/08;D06M101/34;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保健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的量取和清洗,S2、纱线的成形,S3、负离子浸料的制备,S4、负离子纱线的制作,S5、编织混纺,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可实现通过在面料成形之间对编织纱线进行负离子处理,并在处理后的纱线表面加凃保护涂层,来使面料中各个纱线充分与负离子处理液结合,很好的达到了通过加凃保护层,既保证了纱线表面的负离子物质在编织过程中脱落又提升了编织成的面料防护能力的目的,从而保证了面料的保健效果,大大延长了负离子面料保健功效的持续时间,从而大大方便了人们使用负离子面料进行保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负离子简单的说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无色无味,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空气负离子的分子式是O2-(H2O)n,OH-(H2O)n或CO4-(H2O)n,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肺换气功能、活化细胞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因此许多面料中采用负离子纤维进行编织加工,再制作成服饰,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
目前的负离子面料大多是直接在编织成形的面料表面沉浸或涂覆一层负离子涂料,来使面料具有保健的效果,然而,这样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负离子面料在长时间穿戴或清洗过程中,负离子涂料极易在面料的表面脱落,从而使面料丧失了保健效果,不能实现通过在面料成形之间对编织纱线进行负离子处理,并在处理后的纱线表面加凃保护涂层,来使面料中各个纱线充分与负离子处理液结合,无法达到通过加凃保护层,既保证了纱线表面的负离子物质在编织过程中脱落又提升了编织成的面料防护能力的目的,大大缩短了负离子面料保健功效的持续时间,从而给人们使用负离子面料进行保健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负离子面料在长时间穿戴或清洗过程中,负离子涂料极易在面料的表面脱落,从而使面料丧失了保健效果,不能实现通过在面料成形之间对编织纱线进行负离子处理,并在处理后的纱线表面加凃保护涂层,来使面料中各个纱线充分与负离子处理液结合,无法达到通过加凃保护层,既保证了纱线表面的负离子物质在编织过程中脱落又提升了编织成的面料防护能力的目的,大大缩短了负离子面料保健功效持续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负离子保健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的量取和清洗:首先通过称量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比份的天然纤维、莫代尔纤维、氨纶纤维、锦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醋酸纤维材料,并将量取的各组分通过纤维材料依次通过清洗设备进行清洗2-3次,使各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毛絮清洗掉;
S2、纱线的成形:将步骤S1清洗完成后的各纤维材料通过热风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处理20-30min,使各纤维材料表面的水分被充分蒸发,然后将烘干后的天然纤维、莫代尔纤维、氨纶纤维、锦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醋酸纤维依次通过纱线成形设备制成天然纤维纱线、莫代尔纤维纱线、氨纶纤维纱线、锦纶纤维纱线、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和醋酸纤维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升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功放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