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设备驱动方法、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8609.4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设备 驱动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驱动方法、显示设备,该方法包括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消斑数据,并加载至内存,调用至少两个解码模块,基于标识符,通过至少两个解码模块并行解码内存中的当前显示位置对应的压缩消斑数据,得到当前显示位置中各显示单元的解码后的实际消斑数据,使用各显示单元的实际消斑数据,驱动显示面板工作。该方法在开机时直接将压缩状态的压缩消斑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加快了开机速度,在显示图像时仅对当前显示位置的解码,这样内存中仅当前显示位置的消斑数据是解码状态,其他位置仍然是压缩状态,降低了对内存的占用,同时基于标识符以及多解码模块实现了消斑数据的多线程并行解码,大大增大了解码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驱动方法、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在使用时的亮度均匀程度是衡量显示设备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显示设备在使用时因亮度不均匀而导致出现各种污染斑块,会导致用户使用舒适度下降,这种显示设备在使用时亮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画质效果的现象,被称为Mura(斑)。Mura是指显示器工作时,像素矩阵表面可见的显示不完美,Mura缺陷一般大于一个像素单元,没有固定的形状,边缘模糊,对比度较低。
Mura缺陷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显示设备电路或构造上的缺陷或材料特性的不均匀,以及加工条件的变动等复合的结果。由于显示设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有上百道工序,上述工序中的各个环节若处理不得当,均有可能造成Mura缺陷的产生。因此为了消除Mura对显示设备的影响,通常通过对存在Mura的显示设备进行调制来进行De-Mura(消斑)处理,例如:对显示设备的Mura信息进行分析,得到Mura区域的位置以及包含该区域Mura信息的De-Mura补偿值,然后压缩之后存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在开机之后,使用解码模块对这些压缩数据串行解码之后加载到内存(DDR)中,再根据内存中解码之后的De-Mura补偿值对显示设备相应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调制,抑制与消除其中包含的Mura信息,以提高显示内容画面的一致性,从而使显示内容的观看效果得到改善。
但是随着显示设备分辨率的提高,例如8K产品的出现,显示设备所需要的De-Mura(消斑)数据越来越大,现有串行解码方式所需要的时间长,并且解码后存入内存将占据较大的内存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驱动方法、显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所需De-Mura(消斑)数据越来越大所导致的解码所需要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驱动方法,其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工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设备驱动方法包括:
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消斑数据,并加载至内存,所述压缩消斑数据包括与各显示单元的压缩后的消斑数据、以及用于标识各压缩后的消斑数据的位置的标识符;
调用至少两个解码模块;
基于所述标识符,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解码模块并行解码所述内存中的当前显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压缩消斑数据,得到当前显示位置中各显示单元的解码后的实际消斑数据;
使用所述各显示单元的实际消斑数据,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驱动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标识符,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解码模块并行解码所述内存中的当前显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压缩消斑数据,得到当前显示位置中各显示单元的解码后的实际消斑数据的步骤,包括:
建立解码模块与消斑数据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读取所述内存中的当前显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压缩消斑数据;
基于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解码模块并行解码所述内存中各解码模块对应消斑数据类型的压缩后的消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8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