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8793.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时清;史文洋;高敏;汪洋;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敏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不稳定 测算 串珠 数据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钻遇井在关井阶段的井底压力随关井时长的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变化数据获取井底压力随关井时长的测试点关系数据,根据所述测试点关系数据获取井底恢复压力及井底恢复压力导数相对所述关井时长的双对数曲线;根据所述双对数曲线获取若干特征值,通过所述特征值比较不同钻遇井对应的串珠体物性和体积,并构建串珠体储层井底压力分析图版;采用所述串珠体储层井底压力分析图版,对钻井串珠体数据进行测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可以基于不稳定测试井数据快速测算串珠体物性及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碳酸盐岩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极强,存在的孔-缝-洞系统类型丰富多样:溶蚀孔隙发育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构造裂缝和微裂缝广泛存在的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尺寸较大(填充)溶洞体存在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填充)溶洞体内流体与外围储层的波阻抗值不同,地震反射波在洞体与储层之间会形成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因此,该类储层在地震响应特征和地震属性上具有明显的串珠状反射现象(简称为“串珠体”)。储层串珠体较外围储层物性极好,是油气储集与流动的主要空间;且串珠体空间大小是评价储层物性、钻遇串珠生产井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串珠体大小的刻画还未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因此,开发一种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可以有效填补上述相关技术缺陷,就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钻遇井在关井阶段的井底压力随关井时长的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变化数据获取井底压力随关井时长的测试点关系数据,根据所述测试点关系数据获取井底恢复压力及井底恢复压力导数相对所述关井时长的双对数曲线;根据所述双对数曲线获取若干特征值,通过所述特征值比较不同钻遇井对应的串珠体物性和体积,并构建串珠体储层井底压力分析图版;采用所述串珠体储层井底压力分析图版,对钻井串珠体数据进行测算。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变化数据获取井底压力随关井时长的测试点关系数据,包括:将关井后每个测试点的时刻数值及井底压力数值分别减去关井时刻对应的时刻数值和井底压力数值,得到各测试点的井底恢复压力与关井时长差的关系数据。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点关系数据获取井底恢复压力及井底恢复压力导数相对所述关井时长的双对数曲线,相应地,所述井底恢复压力导数包括:
其中,j为第j个测试点;Δpj为第j个测试点的井底恢复压力;Δtj为第j个测试点的关井时长差。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双对数曲线获取若干特征值,包括:获取所述双对数曲线的第一水平段拐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为第一特征值,第二水平段拐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为第二特征值,第三水平段拐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作为第三特征值。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不稳定试井测算串珠体数据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特征值比较不同钻遇井对应的串珠体物性,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敏,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8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