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9725.8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恒;危志豪;严少发;魏刚;毛志刚;翟海彬;南维州;姬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层岩 面上 桥梁 钢管 支架 基础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支架基础处理方法技术领域。该顺层岩面上桥梁基础处理方法,S1、成孔前作业,S2、锚索孔钻孔,S3、下放锚索,S4、安装张拉反力梁及锚具,S5、荷载施加,S6、持荷,S7、卸载。该顺层岩面上桥梁基础处理方法,承台钢筋绑扎前事先对主筋顶部进行预弯处理,以便增强钢筋锚固能力以及承台抗冲切能力,根据锚索框架梁原理,利用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拉力,验证微桩受力情况是否与计算一致,采用无缝钢管跟进进行微桩钻孔施工,确保微桩在顺层岩面不倾斜及成桩完整不塌孔,在复杂的复理石地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了复理石地层的微桩适用性,简单经济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架基础处理方法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抗滑桩基础:通过桩的承载能力,将荷载传至稳定岩层,成桩方式有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两种方式。
1、人工挖孔本身安全风险高,成桩效率低,采用火工品爆破开挖,易造成岩面松动。
2、机械成孔其施工周期相比长,同时需要大型设备配合施工,对场地要求严格,施工成本高且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包括承台,所述承台的顶部销钉连接有微型桩,所述呈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钢管,所述呈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索,所述微型桩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内部通过连接头固定安装有支杆。
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支架上部立柱荷载,通过承台分配至微型桩,然后由微型桩传递至稳定基岩之上,另一方面,微型桩销接串联作用,能对不稳定边坡起挡土抗滑加固作用,其操作步骤有如下步骤:
S1、成孔前作业:测量放样,按照承台尺寸修筑平台,四周做好排水。
S2、锚索孔钻孔:采用潜孔钻机根据设计位置进行作业,实施过程中,钻孔采用分批、跳钻法,避免钻孔影响岩层整体稳定性。
S3、下放锚索,注浆:钢筋笼主筋、连接筋为后场加工成整体,采用起吊设备一次性下放至无缝钢管内,注浆时,注浆管伸入孔底,浆液配比同预应力筋管道浆液。
S4、安装张拉反力梁及锚具:承台施工,同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施工,钢筋绑扎前事先对主筋顶部进行预弯处理,以便增强钢筋锚固能力以及承台抗冲切能力。
S5、荷载施加:利用千斤顶对钢绞线施加张拉力F,张拉力F通过张拉反力梁传递至承台,锚索锚固在微桩下承层,从而达到模拟受力的作用。
S6、持荷,观察数据:观察基础沉降、地基变形、边坡滑移。
S7、卸载。
进一步的,将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打孔的孔径10cm-20cm,间距1-2m,成梅花布置,具体参数根据计算确定。
进一步的,将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钢管的长度为孔深+10cm,直径一般小于孔径1-2cm,在底部预留直径为2cm的出浆孔。
进一步的,将根据S3中的操作步骤,注浆应当缓慢,分次进行,确保孔内以及岩石裂隙浆体充盈。
进一步的,将根据S4中的操作步骤,浇筑混凝土前,根据设计位置预埋相关预埋件。
进一步的,将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为保证成孔效果,采用无缝钢管跟进的方式进行钻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层岩面上桥梁钢管支架基础及其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9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