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柿广翅蜡蝉的防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9882.9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金银利;马全朝;乔利;耿书宝;张方梅;潘鹏亮;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柿广翅蜡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柿广翅蜡蝉的防控方法,属于茶树害虫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茶树柿广翅蜡蝉的成虫发生期,在茶园放置诱集黄板;2)在茶园种植桂花树;3)在每年11月中旬,剪除桂花树上带卵的枝条并销毁;4)在每年11月中旬,剪除受害茶树枝条并销毁。本发明采用绿色生态防空技术,不使用任何农药就可控制柿广翅蜡蝉成虫对茶树枝条的产卵为害,减少防治成本,并可以避免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害虫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柿广翅蜡蝉的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生产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堪称绿茶中的精品,因其外形细圆有峰尖、白毫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主产地在河南信阳故名“信阳毛尖”。近年来,“信阳毛尖”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茶园面积的急剧扩大,茶园管理中包括茶园建设、品种选择和害虫防治等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气候条件、茶树栽培方式和茶园生态环境等的变化,茶树广翅蜡蝉分布范围逐年扩大,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经上升为信阳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广翅蜡蝉以若虫、成虫刺吸为害茶树的嫩梢、嫩叶,影响茶树新梢生长,造成茶树生长不良、发芽细小,甚至导致芽梢、叶片萎缩脱落。该虫若虫期体背和腹末分泌白色蜡质,排泄蜜露,污染叶片和枝梢,引起茶树病害的发生,成虫用产卵器刺破茶树枝条韧皮部产卵,阻止茶树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输送,且该虫发生期早,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蜡蝉总科(Fulgoroidea),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类群,部分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目前全世界已知约450种,我国已记载广翅蜡蝉约37种。广翅蜡蝉科昆虫分布极广,我国除内蒙未发现外,其它各省均有报道,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多为阔叶林木,主要有柑桔、柿、石榴、梨、板栗、桂花、女贞、黄杨、山楂等果树、林木,近几年开始为害茶园,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广翅蜡蝉一生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渐变态昆虫。一年发生一代或两代,以卵越冬。我国对广翅蜡蝉科昆虫的研究多集中于一些为害较严重的种类,如柿广翅蜡蝉(Ricaniasublimbata Jacobi)。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为中国特有种。该虫是重要的果树和林木害虫,取食和产卵都可对寄主造成危害,越冬产卵寄主十分广泛,目前已知寄主林木53科134种,而且寄主林木中许多既是该虫的取食寄主,也是越冬产卵寄主。柿广翅蜡蝉一生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渐变态昆虫,成虫和若虫均吸汁为害多种果树林木,一般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寄主的组织内越冬。据报道,该虫取食和产卵过程中都会对茶树造成危害,其产卵对茶树造成的直接伤害甚至超过取食危害。从危害症状上,该虫的产卵刻痕虽然严重阻碍营养和水分输导,但初期危害并不导致枝梢枯死,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容易错失防治时机并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该虫在茶树上的越冬卵量及来年越冬卵的存活和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到来年的种群动态。越冬卵一般在4月中下旬陆续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其刺吸为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目前并没有一种高效的茶树柿广翅蜡蝉的绿色生态防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柿广翅蜡蝉的防控方法。本发明采用绿色生态防空技术,不使用任何农药就可控制柿广翅蜡蝉成虫对茶树枝条的产卵为害,减少防治成本,并可以避免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柿广翅蜡蝉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茶树柿广翅蜡蝉的成虫发生期,在茶园放置诱集黄板;
2)在茶园种植桂花树;
3)在每年11月中旬,剪除桂花树上带卵的枝条并销毁;
4)在每年11月中旬,剪除受害茶树枝条并销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9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化焊接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自膨胀轻质建筑板材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