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089.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林;崔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H01Q1/50;H01Q15/24;H01Q19/10;H01Q19/30;H01Q21/00;H01Q21/06;H01Q21/24;H04B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天线 射频 前端 装置 | ||
1.一种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收发装置以及天线装置;
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基板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极化倒八木天线;各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均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射频收发装置包括滤波器、环形器、接收器和发射器,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连接所述滤波器,所述滤波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通过光纤分别连接所述接收器和发射器;所述射频收发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各所述射频收发装置分别连接对应的双极化倒八木天线;
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包括天线轴向杆、双极化反射器、双极化有源振子和双极化引向器;
所述双极化引向器、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和所述双极化反射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且所述双极化引向器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近地端,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远地端;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近地端用于接地设置,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远地端远离地面设置;
所述双极化引向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所述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包括若干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各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每一金属件的长度比与其相邻并靠近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的金属件短,且所述第一引向器和所述第二引向器正交组成所述双极化引向器时,每两根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都保持正交并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双极化反射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分别包括一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金属件,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且所述第一反射器与所述第一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长度长于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任意一根金属件的长度;
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单极化有源振子即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所述第一有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分别由两根对称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L型金属件组成,L型金属件的其中一臂为连接臂,贴合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且连接臂的端口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连接,另一臂为功能臂,所述功能臂的长度长于所述引向器的长度,短于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二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频段的双极化倒八木天线交叉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相同频段的双极化倒八木天线分别与同一个射频收发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近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还包括天线罩,所述天线罩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空腔结构,且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各所述馈电结构包括:
金属凸块,设置于一所述功能臂上,用于接受馈电;
同轴线,一端端口与所述金属凸块连接,用于将电流传输至所在的单极化有源振子以驱动天线工作;
支撑件,包覆于所述同轴线外,用于将所述同轴线与外界环境隔离;
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外,同时金属外壳的一部分嵌入未设置所述金属凸块的功能臂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倒八木天线还包括馈电输入组件,所述馈电输入组件与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式天线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输入组件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远地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0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用户标记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立体式加强型天线射频前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