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387.X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亮;林秋宇;张晨;刘杰;许宝军;张俊芬;王丽红;白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F28B9/10;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厂 凝汽器 真空 热力 装置 | ||
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装置,它涉及凝汽器除氧技术的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厂系统中存在凝结水溶氧超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真空热力旋型喷淋组块和真空热力旋型鼓泡组块,真空热力旋型喷淋组块的补水主管道水平布置在凝汽器上部内部,补水主管道另一端与电厂补水管道连通,补水旁路管道一端与补水主管道相连通,补水旁路管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方向朝下设置的第一喷嘴,真空热力旋型鼓泡组块的蒸汽输送主管道水平布置在凝汽器下部内部,蒸汽输送主管道另一端与电厂蒸汽管道连通,蒸汽输送旁路管道一端与蒸汽输送主管道相连通,蒸汽输送旁路管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方向朝上设置的第二喷嘴。本发明用于电厂凝汽器真空热力除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凝汽器除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装置。
背景技术
凝结水溶氧是电力行业化学监督的重要指标之一,若该指标长期处于超标水平会对系统、设备等安全性和经济性造成严重危害。如设备的寿命缩短、回热系统设备换热效率的降低、机组真空的影响,使系统安全性降低,不能稳定的运行。本发明针对电厂系统中常出现的凝结水溶氧超标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的装置。
综上所述,现有电厂系统中存在凝结水溶氧超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厂系统中存在凝结水溶氧超标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厂凝汽器用真空热力除氧装置,它包括真空热力旋型喷淋组块和真空热力旋型鼓泡组块,真空热力旋型喷淋组块和真空热力旋型鼓泡组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位于凝汽器内部;
真空热力旋型喷淋组块包括补水主管道11、若干补水旁路管道12和若干第一喷嘴13,补水主管道11沿凝汽器冷却管走水方向水平布置在凝汽器上部内部,补水主管道11一端封闭并搭接在凝汽器后端桁架上,补水主管道11另一端搭接在凝汽器前端桁架上并延伸至凝汽器外部与电厂补水管道连通,若干补水旁路管道12沿水平方向均布在补水主管道11一侧,补水旁路管道12与补水主管道11垂直连接,补水旁路管道12一端与补水主管道11相连通,补水旁路管道12另一端设有第一喷嘴13,所述第一喷嘴13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真空热力旋型鼓泡组块包括蒸汽输送主管道21、若干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若干第二喷嘴23、多个主管道支撑件24和多个旁路管道支撑件25,蒸汽输送主管道21沿凝汽器冷却管走水方向水平布置在凝汽器下部内部,蒸汽输送主管道21一端封闭并通过支撑件24固定在凝汽器底板上,蒸汽输送主管道21另一端通过支撑件24固定在凝汽器底板上并延伸至凝汽器外部与电厂蒸汽管道连通,若干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沿水平方向均布在蒸汽输送主管道21两侧,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与蒸汽输送主管道21垂直连接,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一端与蒸汽输送主管道21相连通,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另一端设有第二喷嘴23,所述第二喷嘴23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通过旁路管道支撑件25固定在凝汽器底板上。
进一步地,每个主管道支撑件24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立板和多个第一连接螺栓,第一支撑座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栓水平固定在凝汽器底板上,第一支撑立板下端竖直固接在第一支撑座的上端面中心位置,第一支撑立板上端设有与蒸汽输送主管道21相匹配的第一圆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每个旁路管道支撑件25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立板和多个第二连接螺栓,第二支撑座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螺栓水平固定在凝汽器底板上,第二支撑立板下端竖直固接在第二支撑座的上端面中心位置,第二支撑立板上端设有与蒸汽输送旁路管道22相匹配的第二圆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喷嘴13和第二喷嘴23均为专用除氧真空热力旋型喷嘴。
进一步地,它包括两个补水主管道11,两个补水主管道11平行设置,每个补水主管道11一端封闭,每个补水主管道11另一端分别与电厂补水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