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516.5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慧;邱聪雨;郭建飞;梁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B60W40/08;B60W50/08;A61B5/024;A61B5/026;A61B5/16;A61B5/18;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戈余丽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健康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属于车辆安全领域。该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包括:采集车内用户的生理特征,所述生理特征包括用户的面部血流数据;根据生理特征生成包括用户生理状态数据和心理状态数据的健康画像,或将生理特征发送至云端,并接收云端对面部血流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包含有用户生理健康数据和心理健康数据的健康画像;根据健康画像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本发明还提高了与所述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对应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本发明的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能够对于用户健康数据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提供相应的自适应调节,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并提高用户健康分析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远远不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了,对汽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人们对汽车依赖,运动量也随之变少,对自身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同时,在行车过程中,由于用户的疲劳驾驶,突发疾病等情况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也不容小觑。如果能在用户车过程中,时刻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在用户健康状况异常时发出警报提示用户,并给用户对应的指导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驾驶员身体状况不佳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也有很多解决措施,例如,结合智能穿戴设备的车载健康系统;在车内安装健康数据采集传感器的车载健康系统。
目前已有的车载系统主要是监测用户生理健康数据,结合车机的语音和显示系统,给用户提示和对应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健康监测方法,能够提高用户健康分析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对于用户健康数据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提供相应的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健康分析的准确性车载健康监测系统。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健康监测方法,包括:
采集车内用户的生理特征,所述生理特征包括用户的面部血流数据;
根据所述生理特征生成包括用户生理状态数据和心理状态数据的健康画像,或将所述生理特征发送至云端,并接收所述云端对所述面部血流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包含有用户生理健康数据和心理健康数据的健康画像;
根据所述健康画像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
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
可选地,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的步骤包括:
当用户的所述健康状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调节车辆的座椅系统、空调系统、氛围灯系统、音乐系统和导航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控制车辆进入相应的调节模式。
可选地,当用户的所述健康状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调节车辆的座椅系统、空调系统、氛围灯系统、音乐系统和导航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控制车辆进入相应的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用户的健康状态为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时,控制车辆执行播放舒缓的音乐、释放清新的香氛、开启按摩功能、推荐交通压力较小的路线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控制车辆进入舒缓模式;且/或
当用户的健康状态为疲劳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播放激情的音乐、调节风量、降低车内温度、释放提神类香氛、提高车内光线亮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控制车辆进入活力模式。
可选地,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还包括:
当用户处于异常的健康状态时,发出用于提示用户其处于异常的健康状态的提示信息、获取健康机构的健康指导信息并向用户推送所述健康指导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铜包铁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曲面贴合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