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灯的两用驱动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1356.6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根;丁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能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578 | 分类号: | H05B45/3578;H05B45/375;H05B45/39;H05B45/345;H05B41/288;H02M3/158;H02M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两用 驱动 电源 | ||
本发明提出UV灯的两用驱动电源,涉及UV电源领域,包括三相整流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全桥逆变模块,三相整流模块用于连接三相交流电并对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低通滤波模块与三相整流模块连接,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BUCK模块与低通滤波模块连接,用于输出直流电压,以较低的开关频率获得较高开关频率的输出效果;全桥逆变模块与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连接,用于将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转换后的输出直流电压通过全桥逆变拓扑结构以固定的频率输出交流方波以及为UV汞灯提供超高压触发。本发明使得UV‑LED灯和传统的UV汞灯一样可以无缝切换接入该驱动电源提供的交流方波电源上,并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LED多路恒流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V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UV灯的两用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2020年中国将淘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下称《水俣公约》)要求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同时VCM(氯乙烯,会产生含汞废水)生产行业实现单位产品的使用量在2021年降低50%(2010年的基础上),到2032年将关停所有原生汞矿的开采。随着《水俣公约》的生效,2030年左右原生汞矿要全面禁止,以后就不可能有原生汞的生产和供应了。由于UV LED不含汞,环保安全,又有启动快、效益高的特点,在未来其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根据LEDinside研究报告显示,UV LED市场产值于2017年成长至2.23亿美金,预估2022年将会到达12.24亿美金,2017-2022年复合成长率达33%。除固化市场稳定成长之外,表面杀菌、静止水杀菌、流动水杀菌为未来五年(2018-2022)主要成长动能。
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逐渐采用UV-LED光源取代传统的汞灯光源。UV-LED是一种电致发光二极管,相比于传统的UV汞灯,更为环保、高效且能耗低,是真正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
但在推动UV-LED替代传统UV汞灯的进程上,UV-LED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成了很大的阻碍,特别是已经投产使用UV汞灯的场合,其中传统UV汞灯的驱动电源以及相关的电气控制系统无法直接驱动UV-LED光源,需要厂家全部升级设备本身造成的资源浪费也是一个不环保的措施。目前市面上的大功率的UV汞灯电源都是采用交流高压的驱动方式,而UV-LED光源的特性要求驱动电源采用低压直流的驱动方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电源满足两种光源对电源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灯的两用驱动电源,可以使UV汞灯或UV-LED灯无缝切换接入该驱动电源中。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V灯的两用驱动电源,用于驱动UV汞灯或UV-LED灯,包括三相整流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全桥逆变模块,其中,
所述三相整流模块用于连接三相交流电并对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
所述低通滤波模块与所述三相整流模块连接,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
所述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连接,用于输出直流电压,以较低的开关频率获得较高开关频率的输出效果;
所述全桥逆变模块与所述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转换后的输出直流电压通过全桥逆变拓扑结构以固定的频率输出交流方波以及为UV汞灯提供超高压触发。
作为优选,所述双相交错并联BUCK模块采用BUCK1和BUCK2双相的BUCK交错并联电路拓扑,该BUCK模块由IGBT1、IGBT1K组成的一路BUCK1和IGBT2、IGBT2K组成的BUCK2并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能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能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1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