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1386.7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汪翠萍;潘建通;郑淑文;陈凯华;秦梓耕;王战台;张阳阳;赵婷婷;朱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泰至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爱民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原位 提高 处理 规模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加药混合和泥水分离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既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厂冬季污泥膨胀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差且处理规模无法达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厂超负荷造成溢流污染问题的优点;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单元、混合单元和沉淀单元,混合单元的进料端还连通有加药单元;沉淀单元与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单元之间连通有污泥回流单元;本发明的系统具有不需要对其扩容或扩建就能适用于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原位提高处理规模,极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具有季节性问题,例如,冬季活性污泥易发生污泥膨胀,造成活性污泥性能降低、沉降性能变差,二次沉淀池底部泥位增高,易发生二沉池跑泥问题,一旦跑泥,污水处理厂为了实现达标排放势必会降低处理规模,减少污水的进水量;而在夏季,由于我国城市排水网管70%以上都采用雨污(雨水和城市污水)合流,使得大量雨水瞬时进入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水量超过设计值,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外排,从而易发生污水处理厂溢流污染等问题。
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要想达到较好的处理规模,一种处理思路是控制初始进水量以保证处理效果,但是想要控制初始进水量就得需要很大的蓄水池对污水进行集中储蓄,然后再定量向污水处理厂输送污水,但是,蓄水池要实现储蓄就必须容纳很多污水,那么势必会占据很大的面积并且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无法满足扩建蓄水池的要求,因此,此种思路并不适用,所以,亟待需要研发一种实现污水处理厂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具有既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厂冬季污泥膨胀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差且处理规模无法达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厂超负荷造成溢流污染问题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不需要对其扩容或扩建就能适用于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能原位提高处理规模,极大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原位提高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和泥水分离等步骤,泥水分离后沉淀污泥中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脱氮除磷步骤中作为活性污泥,部分污泥外排,其特征在于:设定泥水分离时跑泥的泥位为临界泥位H0,H0以下0.3m为最高泥位Hi,检测泥水分离步骤中的污泥泥位,当泥水分离过程中的泥位高于Hi时,将纳米絮凝剂加入到生物脱氮除磷后的泥水混合液中,并混合均匀,以实现泥水分离和泥位降低;
当污泥泥位低于Hi且不再降低时,增大进水量,此时继续添加纳米絮凝剂,并调节污泥回流量和污泥外排量,使得污泥的泥位始终小于最高泥位Hi。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污水调质调量;生物脱氮除磷: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泥水分离:生物脱氮除磷后的污水实现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污泥沉降,清水排出,沉淀污泥中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脱氮除磷步骤中作为活性污泥,部分污泥外排。当泥水分离过程中的泥位高于Hi时,将纳米絮凝剂加入到生物脱氮除磷后的泥水混合液中,并混合均匀,在纳米絮凝剂的作用下,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等原理使得悬浮污泥形成大的絮凝体,快速沉降,从而降低污泥泥位,而有利于实现泥水快速分离;加入纳米絮凝剂后,有较大的絮凝体的形成,使得活性污泥不易膨胀,从而可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减少跑泥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出水效果;加入纳米絮凝剂后,较大的絮凝体的形成,泥水分离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2h缩短至10min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泰至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泰至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1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车机车机感吊架故障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波形腹板钢-混凝土连续梁桥